受双节效应影响,油肉禽蛋水果价格都涨了。昨日,省商务厅发布一周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信息,上周(9月14日~9月20日)我省主要生活必需品市场被监测的60种商品中,食用油、猪肉、禽类、蛋类、水果等24种商品价格上涨。省商务厅市场运行调节处副处长刘成庄向记者透露,虽然猪肉零售价还在上涨,但已经出现回调苗头。
数据显示,上周我省肉类零售价格较前一周上涨0.45%。其中,鲜猪肉零售价上涨0.67%;精瘦肉、五花肉零售价小幅上涨,涨幅分别为0.61%、0.7%。鲜牛肉、鲜羊肉零售价分别上涨0.44%、0.15%。
不过,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19日发布的监测信息却显示,9月19日与9月10日相比,16个省区市猪后臀尖肉价格下降,20个省区市猪五花肉价格下降,多集中于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中重庆的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降幅分别为5.7%、6.6%,均居各省区市之首。“实际上,我省猪肉的生产环节中也出现了价格回调苗头。”刘成庄向记者透露,虽然我省猪肉的零售环节价格还在上涨,但是猪肉的出厂价,也就是白条猪肉的价格变动在监测中首次出现了负值,每公斤大约下降了0.3元,幅度虽然不大,但释放出一个信号。
此外,受双节影响,上周我省桶装食用油零售价较前一周上涨0.24%;白条鸡零售价较前一周上涨0.08%;鸡蛋零售价较前一周上涨1.0%。
小小猪肉价,民生大问题。连续上涨3个多月的猪肉价格终于出现了微幅回落。
根据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的监测,9月21日,36个大中城市超市、集市猪肉(精瘦肉)零售价格平均每500克为11.96元,比9月18日下降0.02元。
由于目前猪肉价格水平仍低于自2007年以来的平均价格水平,所以,人们似乎可以再次消除对市场可能出现通胀的忧虑。
“其实,上周微降总体上属于节日效应。由于看好中秋和国庆市场行情,养殖户为了卖好价钱,集中出栏一大批生猪,造成市场短期猪肉供应量大幅增加。”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宋亮分析,相对于供给而言,尽管需求整体回暖,但回暖增速要慢于供给增速,因此,猪肉供给短期阶段性增大,从而引起了价格的小幅回落。
“长期看,猪肉价格继续下跌的可能性较小。”宋亮表示,“因为,有多方面的因素继续支撑着后期猪肉价格的走高。” (傅光云 实习生 黄烨)
农产品价格相关新闻
昨日,郑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公布,上周省会郑州的蔬菜零售价暴涨。主要原因是连日阴雨,导致零售市场供应吃紧。
工人路农贸市场的价格监测显示,上周大白菜零售价从每500克1元上涨至1.5元,涨幅为50%;油菜零售价从每500克1元涨至1.8元,涨幅为80%;茄子零售价由每500克0.7元涨至1.2元,涨幅为71.4%;丝瓜零售价从每500克1.5元涨至2.5元,涨幅为66.7%。
有意思的是,蔬菜批发市场却因为天气不好,菜批不出去,大量囤积而普遍降价。销售本地蔬菜的毛庄蔬菜批发市场,上周大白菜批发价从每500克0.5元降至0.4元;油菜批发价从每500克0.9元降至0.8元;茄子批发价从每500克0.4元降至0.3元;生菜批发价从每500克1.6元降至1元;空心菜和韭菜批发价均从每500克0.7元降至0.5元。 记者 肖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