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周(9月21日―9月27日)本周生猪市场随着节日的逼近,价格逐渐跌停。其中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11.66元/公斤,较上周下滑0.14元/公斤,下滑幅度有所加大;玉米弱势稳定,平均价格为1834元/吨;豆粕平均价格3680元/吨;猪粮比为6.36:1继续弱势下滑。
具体情况为:沿海优势区域各省价格普遍走低,除浙江外都已跌至12元/公斤以下,其中广东跌幅最大约为3.9%;中部优势区域各省价格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走低,其中湖北跌幅最为明显达4.5%,而河北、山东跌幅较小。东北优势区域虽有下跌,但跌幅相对小与其他区域,其中吉林已跌至全国平均价格以下;西南优势区域里价格相对较为稳定,价格多在11.5-12元/公斤之间;其他非优势区域的价格也都在波动中不断走低,价格多在11-12元/公斤之间。总体来看本周价格走势普遍有所下滑,下滑幅度也较上周略有增加。
表1:2009年第39周全国及生猪主产省市场价格表(元/公斤)
图1:2009年第38-39周全国平均猪价走势(元/公斤)
图2:2009年第38-39周全国猪粮比走势
图3:2009年第38-39周全国平均猪肉价格走势图(元/斤)
本周全国生猪价格延续上周的下跌趋势,范围不断放大,个别地区已有所趋稳。主要原因为:1.出栏较多,前期价格上涨,很多养殖惜售心理走强,导致重量偏大的猪增多。同时很多养殖户对后期行情看跌,以致与出栏相对积极。2.节日临近生猪收购日渐趋弱,随着节日临近,很多屠宰加工企业收购力度有所下降,以致部分地区停收。 3.政治因素,国家发改委日前通知要求加强价格监管,维护国庆、中秋期间市场价格秩序稳定,为群众营造和谐稳定价格环境。继而商务部办公厅又出台《关于加强屠宰监管确保国庆、中秋节日期间猪肉质量安全》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尤其是节日前夕,在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环节,政府要积极干预,弄清楚市场中商品价格上涨的内外因素,针对价格上涨的原因来稳定物价,这样起到的效果会事半功倍。另外,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利用批发市场的作用,促进流通,调节供求稳定物价。一些列的措施使得猪肉价格回落,也给生猪价格以较大的压力。
本周玉米价格随着新粮上市量的不断增加而震荡走低,其中北方烘干的新玉米价格略低,在1660元/吨左右,较上周下滑40元/吨。南方销区及东北产区由于供应充足价格相对平稳分别为1950-2050元/吨、166-1700元/吨。后期随着新粮的批量涌入,价格可能步入下跌通道但受陈粮的高价及减产的支撑,新粮定价高于去年同期。本周豆粕走势一直维持弱势震荡。主要地区豆粕报价在3400~3500元/吨之间,而港口豆粕报价在3450~3600元/吨左右。对于后期业内观望氛围凝重,报价暂稳为主。
本周猪肉价格在各级政府的严密监控,逐步表现稳中略有下滑。其中精瘦肉平均价格为11.96元/斤,较上周弱势稳定;白条肉批发全国平均价为15.75元/公斤,较上周相比下降0.19%,全国的价差下降0.5元/公斤。虽然降幅不大,但是可以看出,目前的猪肉价格已经呈现稳中有降的局势。
本周仔猪价格受补栏积极性的下挫,首次出现走低。其中其中30斤左右仔猪的280-400元/头。随着早晚温差的拉大,生猪生产逐渐进入疾病多发期,饲养困难进一步加大。同时玉米价格的持续坚挺,使得生猪养殖利润下滑,风险加大。很多打算补栏的育肥户或是放弃或是推迟补栏计划,导致补栏季节不旺。
后市预测:
随着节日效应的不断减弱,猪价支撑乏力,价格小幅走低。同时节日消费即将释放,销量不可低估。 但由于各地准备较为充裕,预计价格不会有较大的波动。节后随着消费的减弱,生猪价格可能出现短暂的下滑,下滑幅度约为0.5元/公斤左右,因此希望养殖户在做好季节性疾病防控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的同时密切关注当地生猪、特别猪肉价格的动态,把握时机,适时出栏,以免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