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下旬,也到了生猪消费旺季,但是猪价还是不理想。这让生猪养殖户们陷入了出栏与压栏的两难境地,再加上2013年年底以来“猪周期”的不够规律运行,养殖户心里也开始打了鼓。那么,2014年年底猪价行情到底是怎样的趋势呢?
前期玉米价格走势偏弱,下降的趋势犹如滑梯一般,令人惊喜,猪粮比也一直在回升,一定程度上说明养殖户的盈利状况有所好转。不过,最近玉米市场得到缓解,整体运行较为平稳,局部出现小幅上涨。东北产区稳定运行,静待政策最后落实,局部受农户惜售影响,贸易商提价收购,价格出现小幅上涨;华北产区因前期“超跌”影响,尤其农户以陈粮价格作对比,惜售情况依然明显;南方销区整体受各项政策传闻影响,后市看涨情绪较浓。
尽管一些地方在短时间内可能出现生猪价格环比上涨情形,但总体上全国生猪出栏价格呈现出持续下跌的趋势。据统计,每年节假日的生猪价格会出现相对较高的季节性波动。除了受到生猪生产能力相对过剩和市场供给充裕影响外,养猪户对生猪市场预期的改变及生猪出栏调整等,也会造成今年春节猪价行情的变化。
据官方数据显示,产能淘汰一直都在进行中,中秋国庆也是消耗了一部分产能,春节期间消费量本就不是别的节日可以比拟的。加上南方做腊肉,如果不是有大的猪病疫情发生,生猪价格实在不应该再有大变动。有人说猪价上涨的苗头已经出现,不过大家还是要谨慎对待,建议理性出栏。
全国生猪均价13.55元/公斤,较前一日涨0.10元/公斤,全国瘦肉型生猪均价13.88元/公斤,较昨日涨0.06元/公斤。11月20日日全国生猪价格继续震荡,呈现一涨一跌的态势,整体微幅上扬。大部分地区猪价维持稳定,河南、北京、吉林、福建局部地区猪价下调0.05-0.1元/斤,湖南、广东局部地区猪价上涨。今日全国猪价震荡调整,黑龙江、辽宁、河南、河北等地猪价下降,北京、山西、广东、福建等地猪价上涨,猪价涨跌幅度均较小,其余大部分地区猪价稳定。
市面上屠宰企业收猪活动较一般,整体氛围略显平静,屠宰企业收购价格多数维持稳定,部分屠宰企业收猪价格涨跌互现,整体微涨。据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2014-2018版中国生猪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应对策略报告显示,目前屠宰场收购价格一般比较平稳,压价现象减少,收购价格有震荡整理的趋势。
目前猪价在蠢蠢欲动中只能期待着消费旺季的快点到来,提振猪价上涨。目前南方地区由于生猪存栏少于北方而且猪价行情稳中微涨,养殖户多半是压栏等价的心态,而且后市随着腊肉制作的来临,猪价应该会很值得期待。下个月屠宰或即将步入年底备货阶段,不排除上调生猪价格的可能性,业内表示后期消费旺季的来临将带动猪价温和上涨。建议大家压栏与出栏都要把握好度,计划好时机,不要过于依赖后市以免损失养殖效益。
养殖户方面,南北表现不一,东北地区养殖户适时出栏的较多,华北地区压栏心理稍多,南方养殖户多有等价心理,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与当地的实际情况有关。东北地区历来是全国猪价走向的风向标,猪价在几大产销区内属低价位置,属养殖大省,猪源较充足。南方地区猪源少,养殖户看涨心理较严重,等价出售较多。该种现象或将持续一段时间,猪价再次扬起明显上涨趋势或许再等几日,本周剩下这几日的猪价走势若能有大幅度的变动,猪价将再次掀起明显上涨趋势。若这几日猪价变动不大,则说明猪价维持目前状态的时间要加长。
局部地区猪价的涨跌主要取决于当地屠宰企业与养殖户之前的博弈情况,东北等局部地区受气候影响,生猪散发疫情持续扰市,加上对后期猪价形势的不确定,养殖户出栏意愿增强,屠宰企业压价明显,导致猪价震荡回落。
由于目前生猪供应仍显充足,近期整体猪价的变化主要看消费量的变化。根据农业部数据统计,11月13-19日,全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白条肉平均价格为19.63元/公斤,比上一周下跌0.86%。全国猪肉均价仍在下跌,说明猪肉消费量仍有待提高。预计猪肉消费量将逐步提升,猪价或将震荡上行。另外,农业部发布了10月存栏信息,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数据双双下降,利好2015年猪价。
今日全国大部分地区屠宰场生猪收购价格进入震荡稳定态势,北京、辽宁、河北地区局部屠宰企业生猪收购价格下调0.05-0.1元/斤,河南厂家收购价跌涨互现,其他厂家收购价格基本维持稳定。最近不少养殖场(户)询问猪价什么时候能上扬的问题,从猪e网锐奇数据监测的数据来看,11月上旬、中旬第一周,东北和河北地区猪价呈现一波三折,养殖户经历了本年度第三次抛售,生猪出栏体重和出栏日龄的双重下滑,造成养殖户目前适重大猪存栏下滑,这也给猪价上调带来契机,目前东北地区已经进入冰雪天气,势必将给生猪调运、收购带来不少的麻烦,屠宰企业压价的态势明显得到好转,预计未来几天猪价将出现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