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解决猪气喘病的有效途径

2012-02-29 14:20:25来源:绿叶公司 作者:谭琼作者:浏览:次 分享:

春季是猪气喘病发生和流行较盛的季节,由于当前对此病还没有更满意的防治措施,造成猪只大批发病,死亡很多,给养猪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威胁。故本文就猪气喘病的发病机理及其解决有效的解决途径进行论述,希望能对养殖户有所帮助。
一、猪气喘病的概念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猪在感染发病阶段增重缓慢、饲料效率下降,而且发生喘气病后,易继发多杀性巴氏杆菌、猪繁殖和呼吸道综合症、猪流感等病菌,使病情加重,病程延长,损失加重。
二、流行病学
1.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育肥猪发病较少。母猪和成年猪多呈慢性和隐性感染。
2.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病原体存在于病猪及带菌猪的呼吸道及其分泌物中,在猪体内存在的时间很长,病猪在症状消失之后半年至一年多仍可排菌。呼吸道是本病的传染途径。病原体随病猪咳嗽、气喘和喷嚏的分泌物排到体外,形成飞沫,经呼吸道感染健康猪。
3.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但近年来多发生猪呼吸道病复合体,夏季引起发病死亡。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促进本病发生,加重病情,如有继发感染,则病情更重。
三、临床症状
急性型:见于新发猪群,以仔猪、妊娠母猪和哺乳仔猪多发。病猪剧喘,腹式呼吸或犬坐姿势,时发痉挛性阵咳。体温正常,食欲大减或废绝,日渐消瘦。病程约1周,病猪常因窒息而死,病死率高。
慢性型:多见于老疫区的架子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长期咳嗽,清晨进食前后及剧烈运动时最明显,严重的可发生痉挛性咳嗽。病猪体温不高,但消瘦,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病程长达2个月,有的在半年以上,病死率不高。此类病最易发生继发性感染,使夏季造成猪群急性死亡的主要诱因。
隐性型:多见于母猪,外表无症状,但可成为传染源。

四、解决途径
气喘病由于多呈慢性病理过程,病程长,采用常规措施不仅费用高,工作量大,容易复发,而且不能解决病猪生长停滞、饲料报酬低等难题。
预防:
1.坚持自繁自养,严格杜绝外来发病猪只的引入;如需引入,一定要严把隔离检疫关(观察期至少为两个月),同时做好相应的消毒管理。
2.保证猪群各阶段的合理营养,在日粮中添加0.5%的“大莊素-B”,消除亚临床水平的霉菌毒素,避免饲料霉败变质;结合季节变换做好小环境的控制,严格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全进全出制度,多种化学消毒剂定期交替消毒。
3.疫苗免疫:疫苗一定要注入胸腔内,肌肉注射无效;注意注射疫苗前15天及注射疫苗后两个月内不饲喂或注射土霉素、卡那霉素等对疫苗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保健防控:
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扶正祛邪”保健原则制定了气喘病的保健康复综合措施,并应用天然植物及中药提取物,研制气喘病保健康复的配套新产品“康喘1号”。“康喘1号”根据免疫调控理论,通过提高粘膜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使分泌型IgA(sIgA)的含量增加,分泌型IgA(sIgA)是粘膜免疫过程中的主要效应因子,可使猪肺炎支原体发生凝集,丧失活动能力而不能粘附于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同时通过刺激呼吸道粘膜的杯状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冲洗”粘膜上皮,妨碍猪肺炎支原体的粘附,从而有效的阻止猪肺炎支原体的吸附和侵入。同时“康喘1号”采用营养学调控理论,通过其所含的各种营养因子,来达到对猪群机体进行全面的营养调控,从而提高猪群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预防气喘病的目的。
治疗:

1.①10%氟苯尼考400克+40%林可霉素200克/吨饮水或拌料;②10%氟苯尼考400克+60%头孢拉啶300克;③80%泰妙菌素150克+强力霉素300ppm+70%阿莫西林300克。上述药物组合采用脉冲式给药,具有一定的疗效。
2.林可霉素,每千克体重50毫克,5天1疗程,连续2个疗程。
3.泰乐菌素,每千克体重10毫克,肌肉注射,3天为1疗程。
4.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30毫克, 肌肉注射,5天为1疗程。
5.恩诺沙星,每千克体重5毫克, 肌肉注射,5天为1疗程。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