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猪链球菌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措施

2013-06-01 17:56:00来源:绿叶技术中心作者:浏览:次 分享:
猪的链球菌病,以往在临床上多以局部脓肿为主,败血症仅个别散发,剧烈程度和危害并不大。但近年各地常有急性、败血症溶血性链球菌病呈地方性流行,尤其新疫区为大流行性暴发,具有来势凶猛,传播迅速,病程短促,死得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损失巨大的特点,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
一 临床症状:
1、急性败血型 链球菌在血中增殖引起全身症状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5—11月份多发。最急性型不出现症状即死亡。急性型体温升高至41—43℃,废食、震颤,耳、颈下、腹部出现紫斑,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此类型多发生于架子猪、育肥猪和怀孕母猪,是本病中危害最严重的类型。
2、心内膜炎型 本型不容易生前发现和诊断,多发于仔猪,突然死亡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或体表发绀,很快死亡。往往与脑膜炎型并发。
3、脑膜炎型 除体温升高、拒食外,出现神经症状。磨牙、转圈、头向上仰、运动失调,后期四肢划水样动作,最后昏迷死亡。
4、关节炎型 通常先出现于1—3日龄的幼猪,仔猪也可发生。表现为跛行和关节肿大,呈高度跛行,不能站立,体温升高,被毛粗乱。由于抢不上吃奶而逐渐消廋。
5、化浓性淋巴结类型:颌下淋巴结化脓性炎症为常见,咽、耳下、颈部等淋巴结也可发生。肿胀、硬固、热痛,可影响采食,一般不引起死亡。
二、 防治措施
1、 猪场应实行多点式饲养,坚持“全进全出”制度,防止各类猪只交叉感染,特别要注意母猪对仔猪的传染。
2、 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猪舍内外的环境卫生。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在饲料中添加“奥得曼A”,可有效降低猪舍氨气浓度;减少应激因素,仔猪断奶时添加“护仔康1号”,有效解决断奶应激;猪群的饲养密度要适中;猪舍每周应坚持用百毒杀或菌毒敌等高效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
3、 清除外伤感染因素。仔猪断脐、剪牙、断尾、打耳号等要严格用碘酊消毒,猪舍和栏架应避免有尖锐物品存在,当发生外伤时要及时按外科方法进行处理,防止从伤口感染病菌,引发本病。
4、 清除传染源。猪场严禁饲养猫、犬和其它动物,彻底消灭鼠类和吸血昆虫(蚊、蝇等),控制传递媒介传播病原体,可有效的防止本病的发生与流行。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屠体,经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5、提高猪群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在仔猪、生长肥育猪日粮中添加0.25%“奥得曼A”,母猪、公猪日粮中添加0.2%“奥得曼A”,运用该产品,可以修复发病后造成的免疫损伤,同时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特别是大幅提高血液中溶菌酶含量,显著降低猪群感染该病的发病率。
6、坚持免疫接种。猪链球菌为常在菌,在密集猪场常由于气候突变或饲养管理差造成猪的抵抗力降低时较易发病。由于链球菌有好几个菌株,所以不应随便使用链球菌疫苗,而应根据自己场内链球菌病流行情况分离病源,使用自源性菌苗。同时在免疫前后10天在日粮中添加1%的“促免1号”,可增强免疫力,提高抗体水平,促进抗体提前生成,增强免疫效果。
7、清除传染源,病猪隔离治疗,带菌母猪尽快淘汰,污染的用具和环境用3%来苏儿液消毒。急宰猪或宰后发现可疑病变的猪胴体,以高温处理后方可食用。  
此外,链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可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由人传染给人。引起人的扁桃腺炎、关节炎、淋巴结炎等,严重者可引起死亡。因此,饲养员、兽医和猪场管理人员等接触病猪及污染物时要注意自身的防护与消毒,严防被感染。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