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低温症是一种因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体内产热不足或散热过多而引起母猪体温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症。如不及时治疗或治疗方法不当,往往造成母、仔猪共同死亡。现就其引发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在这里跟大家做个简单的叙述:
一、病因
多发生在严冬和春初,天气突变是其诱因,多发生于体质虚弱、农村散养的带仔或怀孕后期母猪。而在限位栏舍、水泥地面饲养,或长期饲喂生粉料、饮用凉水的母猪高发。
1.母猪怀孕后期由于过度肥胖、懒惰、不愿活动,致使新城代谢机能降低,体内产热减少,散热增加,造成体温降低,从而影响机体各系统的机能,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消化系统机能紊乱。
2.圈舍封闭不严,保暖措施陈旧落后,有的人片面认为老母猪奶冻,所以连起码的防寒设施都没有。
3.圈舍潮湿,阴暗寒冷。饲养管理不当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如饲料蛋白含量过低或饲料搭配不当、猪舍地面长期潮湿,气温突变等原因使猪难以适应导致体温下降。
二、临床症状
病猪突然发病,被毛粗乱,瘦弱,体温降到36℃以下,严重的可降至35℃以下,精神高度沉郁,反应迟钝,食欲减少或废绝,卧地难起,嗜睡,强迫运动,呼吸加快,有时发喘,心跳加快,皮肤干燥、缺乏弹性,肋骨显露,畏寒打颤,耳鼻俱凉,四肢厥冷,呼吸缓慢,结膜、口舌黏膜苍白,有时呕吐或流涎,不愿让仔猪吃乳。有的大便正常,有的大便干燥呈粒状或腹泻,尿量减少。怀孕母猪易早产、产弱仔或死胎,空怀母猪延期发情。病程一般7~10天,最后昏迷衰竭而死。
三、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
现已进入深秋,气温温差大,如果不注意保温,易使母猪感冒,从而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其他疾病。所以寒冷季节尤应做好保温措施。
母猪要加强运动,防止过于肥胖。因此不管是农村散养户还是大规模猪场,都应该建造母猪的运动场,每天要保证适度的运动量。
2.补充全面的营养
不同阶段的母猪要饲喂该阶段的全价饲料,保证充足的营养。可在饲料中同时添加母猪专用保健产品——牲命1号,有效的帮助您解决母猪的生产繁殖应激综合征。
3.治疗
对于低温症的母猪,首先要强心,恢复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功能。按患猪体重的大小,取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8--10毫升,一次肌肉注射,每天1-2次,连续2-3天。接着取红糖(也可用白糖)100-150克,加适量开水溶解,侯温,一次灌服或让其自饮,每天2-3次,连续3-4天。
也有的可以中西药结合治疗。西药:治疗原则是强心补液,增加能量。①樟脑磺酸钠10毫升1支,维生素b1针10毫升1支混合肌注。 ②生理盐水500毫升*2瓶+50%葡萄糖20毫升*10支+5%氯化钙10毫升*10支+维生素c10毫升*10支+三磷酸腺苷10毫克*5支+辅酶a100单位*5支维生素+b62毫升*5支注:方中氯化钙单独静注。 中药:治疗原则是补气养血安胎、祛除寒湿,健脾活胃,疏通胃肠。处方:党参、黄芪、白术、云苓、甘草、当归、川芎、升麻、艾叶、附子、干姜、吴茱萸、熟地、乌药
四、小结
从以上不难看出,造成母猪低温症的原因非常简单,主要就是平时忽略了饲养管理造成的,只要大家把这点把握好,此病是完全可以防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