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这种所谓的“攻胎”是不是正确的呢?如何攻胎才是正确的?
1、攻胎不只是为了初生重
绝大部分养猪人都知道母猪在怀孕后期要攻胎,但是到底要攻什么,可能并不很清楚。有调查表明,90%的猪场老板认为怀孕后期攻胎就是为了提高仔猪的初生重。但是,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怀孕后期攻胎除了提高仔猪初生重外,还需要考虑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以及初乳的质量两个重要指标,同时还要考虑攻胎对后一阶段分娩、哺乳的影响。
初乳对于仔猪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仔猪出生后尽快吮吸更多的初乳可显著提高其成活率。初乳里面含有非常丰富的母源抗体,免疫球蛋白等等,对提高仔猪免疫功能,预防疾病感染至关重要。初乳的产量和质量受母猪的胎次、品种、营养和环境等的影响会有变化。因而作为猪场管理者在攻胎这一阶段应采取有效措施,想办法提高初乳的产量和质量。
2、怀孕后期如何正确攻胎
2.1营养要均衡
母猪在攻胎期除了需要大量的能量和蛋白供胎儿快速成长外,同样需要大量的生殖营养、免疫营养和肠道营养来保障胎儿的正常发育,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以及初乳的质量。
哺乳动物胎儿的营养都是通过母体胎盘来提供的,胎盘的功能直接关系到胎儿在子宫内的正常发育和生长。抗病营养中的生殖营养对母猪胎盘的生长和功能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曾书琴等报道,胎盘效率在第1胎较低,第2至4胎呈现逐胎增加的趋势,到第5胎时开始下降。因此,对于头胎母猪及6胎以上母猪更需补充生殖营养促进胎盘的生长,延缓胎盘功能下降。
在妊娠后期,胎儿的快速增长,造成的妊娠应激需要消耗大量的免疫营养对抗应激。尤其是在夏天炎热的时候,为了散热母猪外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相应的通过胎盘毛细血管供给胎儿的营养就下降,需要额外补充抗病营养才能满足胎儿的需求。与此同时需要更多的抗病营养对抗热应激。
母猪在妊娠期内长期、严重的便秘,胃肠功能紊乱,导致机体不能有效的吸收饲粮中的营养供给胎儿生长,造成弱仔。坚硬的粪球堆积在肠道内压迫子宫、脐带,导致胎儿供血不足。此外,坚硬的粪球还会划伤产道,增加难产、滞产的可能性。肠道营养对维持和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缓解便秘,提高饲料中养分的吸收利用率,保证胎儿获得充足而全面的营养,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很多研究资料也表明,怀孕后期的营养供给可以改变初乳的成分。Newman等发现,给怀孕后期母猪添加甘露寡糖可使初乳免疫水平发生积极变化,IgM浓度大幅度上升。Ilsley发现,给母猪饲喂100mg植物提取物(5%香芹酚,3%肉桂醛和2%辣椒素)可提高乳糖含量。Wang发现给怀孕后期和泌乳期母猪添加0.04%植物添加剂可显著提高分娩后12h初乳的IgG、IgA和乳糖浓度。
因此,从营养这一层面上,母猪在攻胎期一方面要把怀孕料转为哺乳料或者怀孕后期料增加饲料的能量和蛋白浓度,提高仔猪初生重。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饲料中补充抗病营养。经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在怀孕后期补充抗病营养后,可大大提高初生仔猪的活力,以及初乳里面母源抗体和抗病营养的含量。
2.3要满足母猪的个性化需求
曾经有专家提出“规模猪场的效益,掌握在饲养员的饲料铲上”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母猪存在着个体差异,应该根据母猪的胎次、体况不同,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比如母猪的肚子比较大,腹部比较深,说明里面的胎儿比较多,那么我们应该多喂一点,反之,我们少喂一点。头胎母猪,考虑到其骨盆比较狭窄,为了不影响其正常分娩及后续的繁殖性能,我们可以考虑改用哺乳料后,不增加饲喂量;或者在整个妊娠期一直用后备母猪料饲喂,到怀孕后期增加饲喂量。
2.4环境要舒适
环境因素的改变会引起初乳产量和质量的变化,如果环境过于嘈杂会减少初乳的产量,怀孕后期母猪处在高温的环境当中,初乳中的IgA、IgG含量下降。所以给母猪提供一个温度适宜、安静的环境非常重要。
3.小结
养猪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上一阶段的饲养管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生产成绩。攻胎期做的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分娩顺利不顺利以及产房仔猪的成活率。所以攻胎期母猪的饲养管理,必须引起我们养猪朋友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