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第二胎久不发情,屡配不孕,产仔数较少,俗称为“二胎综合征”。很多中小养猪户反映“二胎综合征” 的情况比较多,导致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原因较多,包括营养、管理、疫病等,生产上主要与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有关联。
母猪“二胎综合征”的症状类型及形成原因,可分为2类。
1)初产母猪分娩时出现过难产,产后发生子宫炎、乳房炎,并继而出现不发情、配不上。下列原因综合作用导致初产母猪容易发生难产:①后备母猪选种不当,初配时体重太小,初产母猪产道狭窄,骨盆处于发育阶段。②初产母猪窝产仔数较少会导致胎儿过大。③饲料的营养水平过高和高饲喂量攻胎模式饲喂初产母猪会导致胎儿过大。④妊娠期间母猪缺少运动。⑤妊娠期间母猪发生严重便秘,高温应激,羊水较少。初产母猪产道狭窄与初产母猪胎儿过大之间的矛盾是难产发生的主要原因。发生难产后,中小规模的养猪场技术力量不强,接产助产处理不当,产后消炎不彻底,这样的母猪经常发生子宫炎,由于子宫炎导致卵巢处于不活动状态而不发情,由于子宫炎灭有得到有效治疗,即使发情配种也会返情。
2)初产母猪分娩时并未难产,产后子宫没有明显炎症,但不发情、配不上、产仔少。这类二胎母猪一般都表现为膘情较瘦、体质不结实。其原因:①泌乳期采食量不足,低于5kg/d,导致母猪失重过大。②初生胎儿过大,吃奶的能力特别强,与初胎母猪哺乳期采食量低形成了巨大“剪刀差”。③哺乳母猪饲料不同胎次一个样,而实际上初产母猪采食量低、母猪本身还要生长,其营养要求应比经产母猪更高,而多数猪场所做的日粮配方基本是不分胎次的,导致初产母猪获得的脂肪、矿物质、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不足。母猪体重损失超过10%以上,导致母猪断奶发情延后或第2胎产仔数比第一胎还要少。一胎母猪采食量不足导致的断奶掉膘过大及生殖营养缺乏是导致“二胎母猪综合征”的重要原因。缺乏运动与缺少公猪刺激等也是这类母猪不发情的原因之一。
减少母猪“二胎综合征”的保健法
母猪“二胎综合征”症状综合化。出现 “二胎综合征”的母猪,最初表现为发情延迟,即使发情则发情症状不明显,配种后常常出现返情,有的会连续返情,不得不淘汰。这些症状往往同时出现在同一头母猪身上。有些母猪可以观察到有生殖道炎症,有些则没有明显的炎症表现。症状多表现为非典型化、多系统化、亚健康性。
母猪“二胎综合征”病因复杂化。导致母猪“二胎综合征”原因较多,不同猪场原因不一。主要原因包括:后备猪免疫与后备猪驯化没有做好;蓝耳病不能达到稳定状态;饲料霉菌毒素超标,引起中毒影响生殖能力;由于饲养营养原因,导致初产仔猪过大而难产或产程长;哺乳期失重过大;高温环境应激;缺少公猪刺激;缺少运动与光照;围产期消炎不到位。有些病因是长期累积的,如后备猪的体质不结实、配种时体重不达标;有些是应激性的,如高温的应激。
1)突出重点,全程保健。母猪的“二胎综合征”等繁殖障碍,原因大多可追溯到前一至几个阶段,出现障碍治疗很难。如第一胎分娩时发生过难产,或第一胎哺乳期失重较多,甚至是从后备母猪没有养好,或第一胎的妊娠阶段攻胎过早。如果只在某一个阶段保健,忽略了其他阶段的正确饲养管理,难有很好的效果。虽然全程需要保健,但分娩前后25d,特别是围产期是保健的重点阶段。
2)以养为主,整体保健。造成母猪“二胎综合征”的原因复杂,既有子宫炎等有明显症状的感染性疾病,更有营养不足、环境不适、管理导致母猪处于繁殖力下降的亚健康状态,因此,在保健方法上,应当以多种手段进行整体保健,而以养为主。整体保健包括:①营养保健,包括针对一二胎的母猪的特殊营养需要提供生殖营养与抗应激营养;②环境保健,降低夏季持续高温等环境应激因素对母猪的影响;③免疫保健,做好必须免疫程序的疫病免疫④管理保健,包括做好生物安全与栏舍消毒卫生,创造条件让母猪有户外运动,提高接产与助产技术水平,发情鉴定与配种技术水平。
3)因场制宜,科学保健。猪场要正确的选用母猪保健产品,取决于猪场管理者或技术员争取检查与分析自己猪场导致的“二胎综合征”的原因,找出本场主要的失误在什么阶段,科学的制订适合自己猪场的保健实施方案。制订保健方案是,要有如下保健理念:①扶正固本,提高抵抗力是根本。包括母猪的非特异抵抗力和必须免疫疾病的特异抵抗力。②稳态平衡,创造微生态与机体和谐是策略,注意引种驯化建设稳态平衡,消除环境应激维持微台平衡。③解毒祛害,严格检验饲料原料质量,不用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饲料中少用抗生素添加剂保肝保肾,防止发生药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及引起药物性便秘,尽量使用营养方法。
具体保健措施
一、从抓好后备母猪的引种与培育开始
引进后备母猪时要选择肢蹄结实、阴户大而下垂、乳头数7对并排列整齐、后躯教宽、腹部不要太小的后备母猪,引回后要做好隔离观察,注射必要免疫的疫苗(猪瘟2次、伪狂犬病2次、乙型脑炎2次、口蹄疫2次、细小病毒病2次),做好驱虫、同化工作。后备母猪培育要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要有较多的运动、光照,32周龄后每天与公猪直接接触2次。后备母猪配种不能过早,要34周龄、体重达120-130kg、膘厚15-20mm、第2次或第3次发情时才配种。
二、做好初产母猪妊娠期保健,防止难产
怀孕中后期要适当运动,此时定位栏饲喂的怀孕中期可分批每周放到运动场运动2-3次,或在怀孕后期改为4-6m2单栏饲养。攻胎要在怀孕90d后才开始,控制仔猪初生体重不过重,防止难产发生。怀孕后期要按摩乳房促进乳房发育。预产前4-2周做好产前免疫(伪狂犬病疫苗、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疫苗等)。在怀孕后期80天开始添加1%保健产品“牲命1号” 保证仔猪的初生重,促进母猪的泌乳更健康。适当补喂青绿饲料、使用功能性添加剂(含油脂粉、酵母粉、电解多维、乳酸菌、酶制剂等成分)防止便秘的发生。
三、做好初产母猪围产期保健,防止子宫炎症
产前产后母猪的日粮中加轻泄剂(大黄、苏打每天每头5-10g)以预防产后便秘。分娩前3d可注射维生素A、D、E,防止母猪缺钙引起的不发情。不用缩宫素和“掏猪”方式辅助分娩,推荐使用输液方式加强母猪的分娩处理,来缓解疲劳、缓解应激、纠正代谢紊乱,增加血氧浓度来增加子宫、产道和辅助分娩肌肉的收缩,同时使用乳房按摩或哺乳诱导催产素的产生增加子宫和产道的收缩。产后饲喂益母生化散促进生殖系统的恢复,为正常发情做好准备。
四、做好初产母猪哺乳期保健,防止严重掉膘
初产母猪要选用适口性高,营养高,质量好的哺乳料保证初产母猪的采食量达5.5-6kg,饲料中添加2%的“牲命1号”补充生殖营养,提高泌乳量,减少母猪掉膘。产后15d后可将母猪白天从产床上赶下,放运动场运动,晚上再赶上产床哺乳,采用逐渐断奶的方法,可减少母猪掉膘,促进发情。夏季高温时做好降温工作,防止热应激。
五、做好空怀期保健,促进母猪的顺利发情
母猪断奶后要进行室外运动,要每天与公猪接触2次,促进早发情。断奶到配种后10天添加1%的“牲命1号”促进母猪的正常发情及排卵,提高受胎率及产仔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