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瘦肉型品种的严格选育及高能量、高蛋白饲料的饲喂,分娩前后母猪便秘现象越来越普遍,尤其是使用定位栏的母猪群。便秘直接导致母猪厌食、难产和母猪乳房炎,引起仔猪拉稀,影响仔猪生长发育,给养猪场造成了一定损失。
1 母猪便秘的原因
(1)孕母猪生理特点
母猪怀孕后,肠平滑肌逐渐松弛;胎体对直肠壁的压力逐渐增加,减缓肠道蠕动速度;肠道因受体积逐渐增大的子宫压迫而变窄,致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过度吸收。此外,母猪怀孕期间,消化吸收能力、肠道后段吸水能力均有所增强,大便较“空肚”时干结。
(2)饲喂不当
首先是产前3 d,未适量减少母猪进食,造成营养摄入过多,胎体发育过快,使肠道迅速变窄,延长粪便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多见于产仔数多、胎体过大的母猪。其次是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不足以对肠道产生刺激,使肠道蠕动减缓。第三是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及粗蛋白含量过低、粗纤维过高,微量元素、维生素等补充不足,导致怀孕母猪营养不良,引发体质虚弱性便秘。
(3)管理不当
一是饮水不足。主要原因有饮水器设置和配置不合理、饮水供应不及时不充足、水质较差等因素,致使母猪未能足量摄入饮用水。二是运动不足。圈养或笼养模式极大限制了母猪的活动空间,若未能合理安排母猪产前适量运动,易造成胃肠蠕动减缓,功能降低,水分被过度吸收。三是高温应激。主要在盛夏季节,未及时有效地对孕期母猪采取防暑降温措施,加速了其体内的水分流失,引起水盐代谢紊乱。四是饲料保管不当。霉变饲料中,大量滋生的黄曲霉素是引起母猪便秘的原因之一。
(4)疾病防治不当
一是疾病预防过程中,未能兼顾怀孕母猪的特殊体质,向猪群投喂过量、敏感药物,引发药源性便秘。二是产后综合征、温和型猪瘟、弓形虫病及蓝耳病等热源性疾病防治措施不到位,也会引起便秘
2 母猪便秘的危害
(1) 母猪排便不畅,肠内容物残留时间长,有害细菌在粪便中大量繁殖,母猪因毒素侵害生殖系统导致产后不发情,而使母猪的利用年限缩短,严重的会因毒血症而死亡。
(2) 粪便不能从肠道、尿液( 拉白色尿液) 不能从尿道、CO2不能从呼吸道正常排出,“三废潴留”引发母猪脏腑机能损伤,造成母猪延期分娩或过期分娩、产程过长等难产的几率。
(3) 粪便发酵产生热量会使直肠温度升高,造成母猪体温升高、涨肚; 产生的毒素直接进入体循环,损害机体的脏器,导致自体中毒,免疫力下降,出现低温症; 加剧母猪的乳房水肿现象,引起各种炎症( 如子宫炎、乳房炎等) 。乳房炎及产生的毒素会引起仔猪下痢。
(4) 造成母猪厌食,引起母猪分娩无力,充满粪便的直肠压迫产道,引起母猪难产,产白仔、死胎或流产。
(5) 母猪精神沉郁或暴躁,母猪坐立不安,容易压死、咬死、夹死仔猪。
(6) 母猪营养不良,进而影响仔猪生长发育。
3 母猪便秘的防治措施
(1) 确保饮水充足卫生
要经常检查水源卫生,避免向猪舍提供被污染的饮用水;定期对供水系统、设备进行维护维修,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排除。舍内饮水器的高度应与母猪肩部齐平或略低。可在饮水中添加适量葡萄糖粉剂,以提高母猪饮水次数和单次饮用量。夏季应以湿拌料为主,持续高温时,还应于母猪采食后在料槽内注水,供其自由饮用。
(2) 确保饲料营养均衡
要根据孕期母猪生理特点、营养需求和季节性变化,选取高品质原料,采用合理配方,科学配制饲料,配合使用长沙绿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母猪保健产品“牲命1号”。严格制定投喂程序和投喂模式,避免母猪因不正确的投喂导致营养过剩或营养匮乏。夏季高温季节,应适当减少粗纤维含量,并添加2%~5%油脂,以利润肠和通便。同时,还应注意猪舍通风降温,为母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3) 确保母猪适量运动
配种后1 周~3 周和产前1 周~2 周,应适量减少运动,以防止受精卵不着床、流产或早产;配种20 d~100 d,每天均应保证母猪有适量的运动。具体方法为,晴好天气时,将母猪驱赶至运动场所,任其自由活动1 h~2 h。
(4)确保优质饲料供应
饲料存储场所应保持通风、干燥,加强饲料管理,避免霉变、过期。同时,在日粮中添加麦麸,以预防便秘。添加比例为妊娠期20%~30%、泌乳期8%~10%。此外,还应根据季节变化,适量投喂青菜、野菜等青饲料。
(5) 确保用药安全
防治疾病时,应综合考虑母猪怀孕期间的生理特点和特殊体质,谨慎选用副作用小、临床使用安全的药物。可根据母猪进食、排便等情况,以合理剂量适时使用硫酸镁、硫酸钠等导泄药物,控制使用频次,减少对母猪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