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断奶仔猪由于心理、环境、营养应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仔猪断奶后易发生腹泻、水肿、生长受阻,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本文阐述了仔猪断奶后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断奶仔猪易出现的问题
1.生长受阻
断奶仔猪由于断奶应激,断奶后的几天内食欲较差,采食量不够,造成仔猪体重不仅不增加,反而下降。往往需1周时间,仔猪体重才会重新增加。断奶后第1周仔猪的生长发育状况会对其一生的生长性能有重要影响。据报道,断奶期仔猪体重每增加0.5千克,则达到上市体重标准所需天数会减少2-3天。
2.仔猪腹泻
断奶仔猪通常会发生腹泻,表现为食欲减退、饮欲增加、排黄绿稀粪。腹泻开始时尾部震颤,但直肠温度正常,耳部发绀。死后解剖可见全身脱水,小肠胀满。
3.发生水肿病死亡
仔猪水肿病多发生于断奶后的第2周,发病率一般为5%-20%,死亡率可达100%。表现为震颤,呼吸困难,运动失调,数小时或几天内死亡。尸检可见胃内容物充实,胃大弯和贲门部粘膜水肿,腹股沟浅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眼睑和结肠系膜水肿,血管充血和脑腔积液。
二、解决办法
1.抓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抓好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尤其是怀孕后期的饲养管理。在保证营养全价的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8-1%的牲命1号,充分满足胎儿生长发育和免疫器官发育的营养需要,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抗病力。
2.抓好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在哺乳母猪料中添加2%的牲命1号,母猪泌乳量增加,仔猪断奶重大,整齐度高,哺乳期成活率提高,达98%以上。
3.做好补饲工作
补饲仔猪的生长非常迅速,在2-4周龄时,母乳所提供的营养物质已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从7日龄开始抓紧早起补饲,尽可能早开食,也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强消化机能,同时能减少断奶后饲料转换应激。
4.过好断奶应激关
a.断奶仔猪饲料营养
杜绝使用发霉变质和酸败的饲料,降低饲料中的盐类含量和饲料抗原物质的含量,如采用低蛋白高氨基酸、熟化程度较低的饲料;饲料内添加5%乳清粉、血浆蛋白粉。乳清粉一方面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仔猪采食量;另一方面,在消化中乳糖产生乳酸,降低肠道pH值,抑菌,促消化。血浆蛋白粉内含大量抗体,仔猪食后增强抗病能力。
a.添加抗应激剂
在饲料中添加高科技产品“护仔康1号”,有效预防仔猪断奶腹泻和仔猪水肿病,减缓应激的同时,给仔猪提供了营养,另外产品未添加抗生素,避免了大量饲喂抗生素对动物机体健康菌群造成的抑制,保护了动物的天然防御屏障,提高了动物健康水平与生产效率。
c.免疫接种
① 仔猪水肿病。用水肿病多价灭活苗,14-18日龄仔猪每头颈部肌肉注射1毫升,可降低猪水肿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② 大肠杆菌病。孕猪产前40天、15天各注射一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苗,经初乳获得抗体,保护仔猪。
5.适宜的舍温
刚断奶仔猪对低温非常敏感。一般仔猪体重越小,要求的断奶环境温度越高,并且越要稳定。断奶后第1周日温差若超过2℃,仔猪就会发生腹泻和生长不良的现象。
三、小结
断奶仔猪处于强烈生长发育时期,但消化机能和抗病能力又不够强,日粮剧烈的变化,加上环境的变化,对仔猪产生强烈的应激。因此对于断奶仔猪的管理我们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