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仔猪腹泻的非病原性因素及综合防治方案

2013-02-19 10:25:03来源:作者:浏览:次 分享:

造成腹泻的原因大体上可分为非病原性因素以及病原性因素两种,其中非病原性因素包括营养和饲养环境的应激,如潮湿、温度变化、断奶应激、季节温差等。
一.营养性腹泻
1.饲料中植物蛋白所占的比例过高或者能量不足。由于仔猪胃液分泌少,消化酶种类少,酶的活性低,再加上胃酸含量不足,所以仔猪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不易过高,如果使用高蛋白必须采用高能支持,并且提供质量可靠的蛋白原料,否则会引起消化不良和腹泻,最好选用可利用的高消化性的动物性蛋白质。
2.饲料中含有抗营养因子。饲料中某些抗营养因子,如植物凝集素、蛋白质酶抑制因子等,不但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同时还破坏肠道组织的完整性,造成消化道和肠道吸收障碍,进而引起仔猪腹泻
3.饲料中营养因子缺乏。仔猪饲料中维生素需要量虽然不多,但是必不可少,如烟酸和VB2等是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代谢过程中重要的辅酶,缺乏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此外还有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也会导致仔猪的腹泻,如缺铁或缺铜会引起仔猪贫血,结果使机体对大肠杆菌敏感,进而引起并发性腹泻。
4.饲料中纤维素含量过高。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纤维素物质,可促进仔猪消化器官的发育及维持正常的微生物区系平衡,有效防止仔猪腹泻,但仔猪对纤维素的消化能力较差,过高的纤维素不但影响对饲料的消化率,而且使消化道黏膜受到机械损伤,结果发生腹泻。
5.饮水不足或者水质问题,以及饮水的压力过大,造成仔猪饮水不足,也可发生腹泻,另外饲料霉变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毒等都能造成仔猪腹泻。
二、应激性腹泻的原因
应激性腹泻是指因饲养环境(如气温突变、仔猪转群、换料等)发生突变而产生的一系列应激反应,导致仔猪消化机能紊乱引起的腹泻。仔猪处于应激状态下,皮质酮分泌量增加,阻碍消化道分泌黏蛋白,肠道有机酸分泌量降低,使肠道内pH值升高,结果抑制了乳酸杆菌的增殖,激活了大肠杆菌的增殖;同时在应激状态下,仔猪采食量下降,消化不良,并伴随体质下降,进而引起腹泻。另外,还有母猪本身的营养状况及母乳成分的变化,也会造成仔猪腹泻。
三、非病原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营养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1.1合理选择仔猪饲料原料,并保证合适的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血浆蛋白等是优质的蛋白质原料,而植物蛋白如豆粕等含有抗营养因子,在配料时应限量使用,最好控制在25%以内,并进行膨化或加热处理,将蛋白质含量降低到20%以下。同时保证几种限制性氨基酸如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的供给。
1.2配置营养全面、营养素比例协调的仔猪饲料。在饲料中添加2%的护仔康1号,能有效解决断奶应激,避免应补料引起腹泻,同时能很好的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同时由于添加了外源性的酶制剂,可帮助仔猪对饲料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添加的益生菌能维持仔猪的肠道菌群平衡,在幼龄仔猪及饲养环境变差时使用都能提高仔猪的健康水平,减少腹泻的发生。
2.应激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2.1提前补饲。一般在7日龄开始补饲,提前锻炼仔猪胃肠道,促使相关酶的分泌,加强对饲料蛋白质的免疫耐受性,以适应断奶后采食。
2.2加强管理,减少环境变化造成的应激。保持圈舍内的温度和一定的湿度(50%~60%),防止温度突变,温差不能超过8度以上,加强环境卫生消毒工作,保持猪舍清洁、卫生、干燥
2.3适时断奶。有人说仔猪断奶越早越好,但是在生产中,断奶越早,仔猪腹泻发病率越高,所以目前早期断奶以28-35日龄为宜。
2.4逐步断奶,移母留仔。为防止断奶及分群应激,在断奶前1~5天,减少哺乳次数,最后2天夜间将母猪移舍,同一窝仔猪留在原舍。在此期间,保持断奶前的饲喂次数和方式。
2.5断奶后少喂勤添,适当控制饲喂量,逐步换料。断奶后由于心理的,生理的,乃至环境的众多应激首先要让猪吃饱去睡觉,而且饲料要容易消化,营养均衡。在断奶前要逐步过度饲料,在饲料内添加2%的护仔康1号,完美解决断奶腹泻问题。
综上所述,早期断奶仔猪由于其营养生理特点,易受营养和饲养环境应激的影响而发生腹泻,通常适当的营养调控措施和严格的饲养管理,或者调控仔猪的胃肠道功能,使小猪维持一个强大健康的消化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断奶仔猪腹泻的发病率,提高仔猪生产性能。生产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并采取适当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取得最佳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