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的生猪价格走势,让相当一部分养猪业界人士大跌眼镜。过去两年猪价从新年后直到4月均呈现不断探底态势,底部均击穿社会平均养殖成本线,4月或4月过后才逐步拉升,整个上半年养猪行业均处于亏损状态。相较而言,2015年上半年可谓是养猪业近年少有的“胜利的半年”,也出乎整个养殖业的预期。
2015年上半年整体生猪出栏均价为6.69元/斤。猪价从1月开始不断探底,上半年生猪出栏价最低点出现在3月8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5.69元/斤,猪价指数为86.22。随后猪价逐步走高,先后破6破7,并在6月底强势破8,养猪业迎来自2011年后少有的、整体猪价破8的市场行情。
因南方猪价持续稳中上涨,养殖户惜售心理仍存,而终端消费疲软,高温及高价压制猪肉消费,屠宰场屠宰量明显降低,市场整体交易低迷,但市场优质猪源缺少及养殖户惜售,迫使屠宰场提价,整体猪价仍小幅上涨。
北方猪价在前几周破9后,震荡回调,目前持续在9元下方运行,打击了养殖户挺价信心,出栏有所增加,且屠宰场利润微薄,收购动力不足,导致价格震荡缓慢下行,目前已成为全国偏低价格区。因价格偏低,生猪外调京津地区增多。
目前仔猪价格高企,15KG仔猪价格普在680-720元,养殖成本提高,打压养殖户补栏信心,母猪存栏低位,市场仔猪缺少,实际市场有价无市。
进入7月下旬,北方猪市窄幅震荡特点鲜明,而南方区域悄然发力,猪价不断上行,并逐渐拉大与北方价差,各省相继冲破“18元/公斤”大关。市场经历调整后,南北区域外三元出栏价差达1.4元/公斤。据卓创监测7月23日国内生猪均价为17.84元/公斤,受南方高价支撑,猪价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北方各省。南方猪价抬升迅猛,业者交易心态成为重要影响因素,养殖户多有惜售挺价情绪,猪源供应量有限,推动价格不断走高。近日因南方高价刺激,北方临近省份猪价或有松动迹象,呈小幅跟涨走势。
2015年7月第三周猪料比价6.16,未来养殖盈利达到475.33元/头。相比之前的猪粮比价,猪料比充分考虑了生猪生长周期以及生猪饲料原料当中的各类成分,准确的监测到生猪后期养殖的获利趋势。
下面将从下面几方面分析2015上半年猪价强势反弹的原因
一、对应母猪存栏数的急剧减少:母猪从受孕、仔猪分娩到生猪出栏共需要十个月,也就是说母猪存栏数据变化影响到生猪出栏价,对应时间要推后十个月。对应2015年上半年生猪出栏价的月份,即为2014年的二月到七月,可见母猪存栏的变化数据一路下跌,环比最高下跌2.2%,同比下跌甚至达到9.10%。母猪数量的急剧下跌,意味着对应时间的生猪供应量大幅下跌。
自4月中旬以来全国猪肉价格呈上涨走势,其中6月底开始涨速明显加快。与4月16日相比,7月21日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全国日均价分别上涨17.2%、17.1%。
二、“猪肉价格最近这段时间确实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现在白条猪批发的平均价是11.03元,去年这个时候是8.87元,上涨了20%多。”
要了解猪肉价格上涨的内在原因,还需要知道一个关键词,即“猪周期”。
三、一般猪周期的轨迹是,当猪肉价格上涨,养殖户投入热情高涨致母猪存栏量大幅增加,进而生猪供应量上升,拉低猪肉价格;随后,价格走低不断压缩养殖户利润,其大量淘汰母猪又造成了生猪供应不足的情况,猪肉价格再次走高。
过去三年里,猪肉价格的低迷让生猪出栏量逐步走低。农业部5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量较去年同期减少9.4%,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24.9%。
四、总的来讲,供求关系失衡是此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年初,由于春节期间的大量供应,与生猪腹泻病导致的死亡率升高等因素叠加,让近两月的生猪供应量十分紧张,从而推高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