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

2009-02-02 10:51:35来源:猪价行情作者:浏览:次 分享:

 生猪价格出现下跌苗头

  问: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日前联合发布了《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调控预案(暂行)》(以下简称《预案》)。为什么要制定出台《预案》?

  答:稳定生猪生产,保持合理的价格水平,对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市场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去年,为应对猪肉价格过度上涨,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能繁母猪补贴、奖励生猪调出大县、生猪政策性保险等。

  近期,受生产周期性波动影响,生猪生产恢复较快,部分主产省生猪价格已出现明显下跌的苗头,养殖效益下滑较多。预计二季度以后生猪供给会进一步增加,价格可能再次大幅度下跌。为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稳定生猪生产,有必要在坚持长期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

  靠市场调节?靠政府调控?

  问:很多人认为生猪和猪肉市场竞争非常充分,应当由市场机制自发进行调节,而《预案》提出了一些政府调控的措施。为什么政府要对生猪生产和市场进行调控?

  答:我国生猪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机制在调节生猪生产和供求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这对于促进生猪生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由于生猪生产面临市场、疫病双重风险,又不能完全放任由市场进行调节,政府有必要进行适当调控。

  2007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后,国家已经出台了多项扶持措施,目前生猪生产逐渐恢复。如生猪生产继续扩大,今后再出现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而政府没有相应措施,将再度严重挫伤养殖户积极性,不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为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调控,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养殖户利益,《预案》提出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并明确要坚持“市场主导、政府调控 ”的原则。在设置调控目标时,按略低于生猪盈亏平衡点确定主要调控目标,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基础性作用,淘汰部分落后的生猪生产能力,促进生猪生产的长期稳定发展。

  怎样调控生猪生产和市场

  问:《预案》的主要调控目标是什么?

  答:《预案》的主要调控目标是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基础上,通过必要的政府调控,防止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保护生猪养殖户利益,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为此,《预案》提出,当猪粮比价达到盈亏平衡点时开始预警,并根据情况启动相应响应机制,并根据猪粮比价下降的程度调整调控力度,使猪粮比价不至于下降过多,这样,既能够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可缓解生猪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无论从短期还是从长期来看,均有利于生猪生产的稳定发展。

  问:《预案》中制定了哪些具体的市场调控措施?

  答:《预案》中主要制定了加强监测、信息预警、增加储备、适当补贴等调控措施。

  一是加强监测。在绿色区域时,价格正常,政府无需采取特别措施,重点是做好监测工作,密切关注猪粮比价、仔猪价格等指标的变动情况。

  二是信息预警。《预案》提出在生猪生产进入蓝色区域时,及时向社会发布生猪市场预警信息。

  三是生猪收储。《预案》提出在生猪生产连续4周处于蓝色区域时,适当增加中央和地方冻肉储备。在进入黄色区域时,由财政贴息,鼓励大型猪肉加工企业增加商业储备。在连续4周处于黄色区域时,进一步增加中央和地方储备。当进入红色区域时,根据市场情况进一步增加中央储备。

  四是适当补贴。《预案》提出,在增加储备后,生猪生产仍处于红色区域,且出现过度宰杀母猪情况时,对国家确定的生猪调出大县能繁母猪和国家确定的优良种猪场公种猪按每头100元,发放一次性临时饲养补贴。

  此外,《预案》还对加强进出口调节、异常情况下如何研究采取措施进行了规定。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