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三年一周期的猪价涨跌失灵原因何在?

2014-04-26 19:45:20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猪价波动令众多养殖者很伤神,消费者、养猪户和政府都想猪价处于平稳态势,猪价波动是由市场这张无形的手把控,是无法熨平。目前,大部分地区生猪收购价5元左右,养猪企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目前的生猪收购价为什么会跌得这么低,猪价持续低迷对养猪行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3年猪周期失灵

  猪周期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指“价高伤民,价贱伤农”的周期性猪肉价格变化怪圈。“猪周期”的循环轨迹一般是: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肉价下跌——大量淘汰母猪——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上涨刺激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增加,供给增加造成肉价下跌,肉价下跌打击了农民积极性造成供给短缺,供给短缺又使得肉价上涨,周而复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猪周期”。

  生猪价格一起一落,完整周期大约是三年,这是养猪业多年来的黄金守则。但近几年此猪周期已不存在。猪价越来越不好预测,没有规律可循。

  产生猪周期现象的原因:

  一是生猪生产产量不稳定。生猪生产没有与工业化、城市化同步。一方面中国用地、劳力、资金急剧向工业和城市流动,生猪发展速度减缓;另一方面居民收入快速增加,农村人口大量涌进城市,猪肉需求急剧上升。特别是受比较效益低、疫病难控制及市场风险大等影响,生猪生产产量起伏不定。

  二是规模化饲养程度不高。在生猪价格历次波动中,散养户缺乏准确的市场信息和预测能力,只能随生猪价格的涨跌,或盲目扩张生产,或恐慌性退出生产。目前散养户所占比例还比较高,这种盲目扩张的情况还存在。

  三是疾病加剧产业波动。如,2006年下半年以来,部分生猪主产省暴发猪蓝耳病疫情,除生猪直接死亡损失外,还导致患病母猪流产或死胎。又如,2010年冬季到2011年春季,一些省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个别养殖场小猪死亡率高达50%。疾病导致供应减少,大大推动猪肉价格上涨。

  四是生猪生长周期性影响。生猪生产具有周期较长、途中难改变的特性。散养户以当年市场价格为标准预期未来收益,生产计划赶不上变化,产量赶不上市场变动的节奏。以2011年猪肉价格上涨为例,既有疫情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降、散养户退出的原因,也有饲料、人工、仔猪等成本迅猛上涨的因素。

  猪周期失灵

  长期以来,农业部门谈及“熨平猪价”时必然给出两条药方:第一,减少散养户、促进规模化养殖;第二,建立完善的信息平台。其逻辑是,猪价波动是散养户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盲目一拥而上、一哄而散造成的。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