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初至今,全国生猪市场已连续5周出现上涨。搜猪网数据显示,8月12日,全国生猪均价14.25元/公斤,出栏瘦肉型生猪均价14.78元/公斤,该价格已同年初最高点相差无几,即将创出年内新高。自7月初至今,生猪价格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6.8%。
8月初的鲜猪肉价格较5月初价格最低时每公斤上涨了2.1元,涨幅达11.9%。昨日,有养猪户告诉郑州晚报记者,目前郑州市场的生猪收购价达到每斤7.7元,卖一头100公斤重的生猪,可以赚到200元左右。
事实上,从消费端来看,7月份一向是猪肉消费的淡季,而本次猪价上涨正是起始于7月份。“猪价反弹的根本原因还是市场供需基本面发生逆转。与上半年相比,供给正在逐渐下降,即使在需求淡季,这种供需剪刀差促使了价格出现上涨。”
猪肉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2011年猪肉价格暴涨,各路资金蜂拥而入,供给急剧增加。而到了2012年、2013年,猪肉价格开始持续低迷,资本撤离,母猪存栏开始下降。按照通常大约3年为一循环的“猪周期”理论,2014年将是猪肉价格触底反弹的时期。种种表现,或许正预示着新一轮“猪周期”的开始。夏季是猪肉消费淡季,本应是价格处于低位的季节,猪肉价格却逆市上扬已经说明目前市场供需失衡。
供给端的下降从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上也可看出端倪。农业部8月11日发布7月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数据显示,全国生猪存栏数量7月份环比增加0.3%,同比减少5.4%;能繁母猪存栏量7月份环比减少1.2%,同比减少9.1%。
母猪存栏量决定着未来生猪的供应量,母猪存栏量已经连续多月出现下降,且7月份环比减少幅度加大,显示出伴随淘汰母猪的加快,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处于较低水平,也预示着未来6个月生猪供应相对需求将呈“吃紧”状态。
此次猪价上涨符合猪周期的内在规律,在基本面缓慢改变的支撑下,此轮温和上涨也具备可持续性,同样代表着周期性上涨的启动,下半年震荡上扬将是生猪市场的主要趋势,但猪价上涨幅度不会过于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猪价出现大幅反弹,但由于玉米等饲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大幅上升,生猪市场并未完全摆脱亏损,只有部分规模养猪场实现盈利。搜猪网数据显示,当前全国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为-67元/头。
不过,由于业界判断稳定上扬将是未来生猪市场的主基调,该种趋势也决定了生猪养殖公司有望在下半年迎来确定性的业绩改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