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已经结束,但是大家对端午期间的猪市气氛定然是恋恋不舍。尤其是北方地区的行情走势可以说给了众多养殖户们一个很大的信心,猪价淡季不淡,逢节不跌,通往光明的大道似乎越来越清晰。节日期间东北地区涨势十足,网友“庄之蝶”反映东北这两天涨的厉害,有破8的阵势。我们河南这块基本还是7.3---7.5之间,涨是必须的,恐怕要熬几天。网友“猪保姆249”也表示东北给力,7.6、7.8!而江西本地7.45,阴不阴阳不阳。再过几天得给他做满月酒。
东北地区涨起来了对带动北方地区的整个猪价都有很大的益处。如今猪价的上涨主要原因还是供求关系主导。网友“刺笑”观点:去年东北的疫情始于11月份,算一下缺猪是什么时间——现在正处于盛期。南方去年仔猪疫情影响缺猪拖后一至两个月,大约在7月份后期。就是说,6月份北方断档,南方不断档,这是现在南国猪价不能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东北存栏会在8月份处于恢复状态!
猪价从3月涨到目前已经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回顾这三个月的涨价历程,总是让人紧张着、揪心着又着急着。生猪养殖行业的景气度回升确实给了这个行业以莫大的鼓舞,但是从这三个月的猪价走势来看,猪价走的很温和,时不时的还会滞涨盘整一会儿,养殖户的心情很急切,盼涨的心情一天高过一天,屠宰的日子再也不似从前那般自由,养殖户压栏惜售对他们压价逼量产生了掣肘作用。毕竟今年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的持续减少是养殖户最大的靠山。
虽然猪价涨势不改,但是其路线走的是震荡式上扬而非猛烈的直线上涨。这期间养殖户压栏、出栏,屠宰企业压价、提价,两者在博弈中难分伯仲,谁都不能绝对的掌握定价权。诚然,下半年随着供应趋紧的明显态势,生猪以及猪肉涨价的空间还很大,但是在生猪产能过剩以及消费减速这样一个背景下,猪价总是在利好利空因素此消彼长的对抗中震荡上扬。可见猪市已经收敛了昔日的锋芒,对于养殖户而言又为什么不适度的隐忍呢?
麦收区域集中在华北,但麦收于生猪市场的影响,可能没有上述说的那样简单,有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麦收使得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带动当地消费,一方面麦收农忙,部分散养户或将猪及时卖出或将猪压栏忙农活,两者均会影响到当地市场的供需平衡问题,所以部分地区生猪价格出现上涨,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依然保持稳定。
很多人都说,即便是大家都在忙麦收,着急卖猪,这对猪市价格的冲击也不会很大,因为总体的猪源是比较紧缺的。这点我们从猪价的总体趋势上就可以看出来。
从本周的价格来看,部分皖南地区生猪价格达到7.7-7.8元/斤,据当地的猪场负责人表示,一些小散户的退出使得市场猪源急缺,最近一段时间250斤以上的大猪很好卖。皖南生猪外调的也较多,而南方省份猪源比较紧张,再加上这段时间气温升高,生猪调运的成本增加,近期我国南部又有大雨天气影响生猪调运,这就使得河南地区的生猪外调受到影响,生猪外调的优势增加,那么,物以稀为贵的话,猪价上涨就很自然的了。
南北涨幅不一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后期猪价走势的苗头,就省内与省外而言,我省猪价和南方省份猪价的差距还是挺大的,而这个差距在猪源紧张的情况下,势必会催动省内猪价的进一步上行。就省内而言,南北方猪价差异减小,这在一般情况下是很少见的,所以皖南猪价继续上涨的可能性也较大。
端午节加上后期学生放假之类的潜在因素,市场消费或有进一步的提升,那么后期猪价上涨也就是很理所当然了。不过部分屠宰企业反映,现在的市场消费不如预期,可能面临亏本运营的风险,部分东北屠宰企业反映现在收购存在一定的阻力,省内各地反馈来的消息也显示养殖户惜售的心理较强,因此,即便是屠企面临收购和销售双方面的压力,他们也很难将猪价调低。
这也就是说,现在的猪价即便是不涨,跌的空间也有限,而涨多少,则和我们养殖户出售情况以及市场消费回暖情况有关。这里要提醒大家,合理的安排生猪出栏计划,不盲目、不跟风,那么最终市场走势是会朝着大家预期的方向去的。
因此即使处于产能持续减少,猪价上涨通道的月份,大家依然不要小觑屠宰企业,他们的手段可比我们养殖户多得多。目前北方地区稳中微涨,局部涨跌互现。南方地区依旧高位盘整,局部地区微幅涨跌。总体来看,全国猪价处于震荡调整式上涨。但在猪源紧缺背景下,压栏惜售依旧浓烈。养殖户与屠宰双方博弈持续升温,支撑猪价持续震荡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