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猪丹毒的防治措施

2009-08-06 08:34:46来源:猪病作者:浏览:次 分享: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丝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临床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症状;亚急性型在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 慢性型为非化浓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诊断要点

  (1)流行性特点 本病虽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北方地区以夏季炎热、多雨季节流行最盛,而在南方地区则在冬春季节流行。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传染,有时爆发流行。以4-6月龄的架子猪发病最多;在流行初期猪群中,往往突然死亡1-2头健壮大猪,以后出现较多的发病或死亡病猪;如能及时用青霉素治疗,常能得到显著疗效,终止此病的流行。

  (2)临诊特征

  ①败血症型 为急性型见于流行初期,个别健壮猪突然死亡,未表现任何症状。多数病猪则表现减食,或有呕吐,寒战,体温突然生高达42°C以上,常躺卧不愿走动,大便干。有的后期腹泻;皮肤上出现形状和大小不一的红斑,指压时退色。若小猪得猪丹毒病时,常有抽搐神经症状。 

  ②疹块型 为亚急性型猪丹毒,皮肤表面出现疹块是其特征症状,俗称打火印或鬼打印。现实生产中较少见此类性病例。

  ③慢性型 这种类型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而来的,主要病症是心内膜炎 或四肢关节炎。剖检病变

  <1>急性型的死猪以败血症的全身变化和肾、脾肿大为特征;淋巴结肿大,切面多汁,或有出血。肾浴血肿大,呈似大紫肾,包膜散在弥漫暗灰色不规则斑纹,被膜易剥离,呈花斑肾。脾充血肿大,紫红色;切面外翻隆起,脆软的髓质易于刮下。胃底及,幽门部粘膜弥漫性出血和小点出血尤其严重。

  <2>慢性型的死猪,可见左心二尖瓣有菜花样赘生物,或有关节炎。

  防治方法

  (1) 做好预防注射,详见本册免疫与疫苗部分。

  (2) 及时用青霉素按公斤体重1.5-3万单位,每天2-3次肌注,连用3-5天。绝大多数病例的疗效良好,极少数不见效,可选用氧哌嗪青霉素,若与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合用,疗效更好。

  (3) 在非疫区搞好猪场的卫生、消毒等工作,可免受猪丹毒丝菌感染。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