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
规模猪场猪肢蹄软弱综合征多发生于高度选育的瘦肉型猪,患猪的肢蹄形态、结构、肢势和功能表现异常。四肢末端发生骨关节炎,关节肿胀变形,站立姿势呈X或O型,蹄壳较裂、蹄底增生,蹄壳过度生长,发生偏蹄,蹄冠脓肿等症状。严重者不能站立,倒地。母猪常不能正常配种怀胎和哺乳,特别是配种时易发生蹄壳被裂,从而降低繁殖力。
【诊断要点】
l、高度选育的瘦肉型种猪,并有遗传性,肢蹄纤细的猪最易患此病。
2、病猪跛行,关节肿胀,肢势和步态异常,站立不稳,支持躯体困难,蹄壳破裂,偏蹄,蹄冠脓肿,蹄底增生及四肢末端发生骨关节炎等特征。
3、分析饲料中是否缺乏锌、生物素、钙磷比例不平衡。
4、检查圈面光滑度和结构是否合理,有无运动场。
【防治方法】
l、选育抗性的品种
育种时或留种时综合考虑肢蹄结实度的选择,对体型过大,肢蹄过于纤细,易引起肢蹄软弱的猪应坚决淘汰。
2、改善圈面结构质地和管理。
(1)改善圈面结构:水泥地面要保持适宜的光滑度和倾斜度。地面无尖锐物、无积水,卧床地面要略高于其他地面,产仔哺乳期应加铺垫物。
(2)改良圈面质地:水泥地面有许多缺点,在集约化养猪场的地面最好采用环氧树脂漏缝地板。
(3)改善管理:户外运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
3、防止继发感染。
在运动场进出口处设置脚浴池,池内盛装0.1%~0.5%福尔马林溶液,既能预防,又能治疗继发感染。对蹄裂、蹄底磨损、肢蹄发炎肿胀等继发感染,按局部外科手术处理。可用青霉素、普鲁卡因。鱼石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