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仍未停息的高死亡率的新生仔猪猪腹泻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各种抗生素与抗菌药以及抗病毒措施(干扰素,转移因子,卵黄囊抗体等等),疗效之低下令人吃惊与困惑,乳猪死亡率达到80%以上,乃至100%。
一、流行情况: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自2010年4月至今,韩国、泰国,我国广东、福建、广西、江西、湖北、河北和山东规模化
猪场陆续发生严重腹泻,散养户病情较轻。在一个猪场可连续多批次发生,流行可延绵半年之久,无明显季节性。不死的仔猪成为弱仔和僵猪;日龄较大的哺乳仔猪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相对较低一些。
二:临床发病症状:(呕吐、腹泻和脱水)
发病率为50%-100%,仔猪多在出生2—3天后先呕吐,然后拉稀,很快死亡;母猪和
育肥猪无明显症状;散养户病情较轻;按照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伪狂犬处理,基本无明显效果。产房的卫生管理与既往一样,找不到相关原因,同样也找不到外源性疾病传入的迹象;此次流行主要发生在中大规模的猪场,小猪场与散养户发生较少。
三、腹泻特点:
1、 腹泻日龄早,最早可在第一日龄,多在三四日龄
2、粪便性状均是黄色稀粥样,没有特异恶臭味,没有多过的气泡,没有眼观的血液成份。未见TGE样水样泻。呕吐物为黄白色乳凝块与胃液,腹泻前多呕吐,腹泻开始呕吐停止。
3、其它症状。体温在40度左右,部份病猪体温正常,腹泻初期多保留吮乳欲,脱水发生较快,眼球下陷明显,一般不见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过程,病程约3-5天。
4、流行病学。腹泻只发生在产房乳猪,连续多批次发生,可以连绵半年之久;,按病毒性腹泻或细菌性腹泻治疗死亡率80%-100%,成年种猪,保育猪,中大猪均不发生;
四、剖检特点:
1、 病尸外观消瘦,眼球下陷,皮肤弹性差,后躯多粪便污染。
2、病检显示:
A、胃肠粘膜有轻度至中度充血或出血,部份病例肠壁有不同程度变薄,肠粘膜皱褶减少乃至消失,肠系膜淋巴结髓样肿或轻度出血,肠内容物呈稀粥样黄白色,无特殊恶臭味,部份病例无肠内容物;
B、肝脏肿大,色淡,质地变硬,胆囊萎缩内无胆汁,或胆囊肿大壁薄,内有不等的黄色至褐色的稀薄胆液;
C、肾脏肿大,剥离肾包膜时多有包膜纤维深入肾皮质而不易剥离(意味肾实质浊肿或颗粒样变),肾皮质色淡,切面上部分皮质结构较模糊,肾上腺双侧性肿大,皮质髓质有不同程度出血;
D、心肌松软色淡,心脏横径增大,冠状脂肪呈胶冻样浸润,心肌未见出血;其它脏器难见大体病变。
3、在部分病例剖检可见典型伪狂犬病病变(肝肺坏死灶,扁桃体肿大、水肿出血、纤维素渗出,肾脏针状出血)或者猪瘟的病变。
五、腹泻的原因:关于仔猪腹泻的病因,业内众说纷纭;严峻的疫情让新病之说(博卡病毒,肠道杯状病毒)不胫而走,研究人员也从患猪体内分离到相关病毒。事实真相到底如何?
1、中毒性因素:据了解,有关部门对哺乳仔猪腹泻的母猪进行检测,发现中毒指数非常高,但究竟是什么毒素却不得而知,可能是病毒、细菌的内毒素,也可能是霉菌毒素等。
中国农业大学何伟勇教授提出:母猪因食用了霉变饲料中毒,毒素通过胎盘传给仔猪,造成仔猪消化系统病变,新生小猪的胃肠粘膜已经脱落或出血,肝脏有不同程度的坏死,而引起拉稀。
普遍性的腹泻可能与饲料原料的替代有关。DDGS(玉米干酒糟)使用逐步广泛,而猪群的消化道尚未适应新的原料,所以出现应激性腹泻。
2、新病毒学说:从腹泻仔猪中检测出:
A、博卡病毒Boca
(上海兽医研究所、新疆农大、华中农大等建立了猪Boca病毒PCR检测方法,对我国部分猪场191份临床样品检测,结果75份为猪Boca病毒阳性)
。
PEDV
TGEV
PEDV+TGEV
RV
Kobu v |
55.4% (82/148)
39.2% (58/148)
25.9%
15.3% (15/98)
23.6% (13/55) |
B、Kobu病毒
冯力:胶体金、RT-PCR、强/弱毒株鉴别诊断和基因序列测定对11个 省市28猪场148份样品(粪便或小肠内容物) 检结果
|
C、杯状病毒,
PEDV 65.7%
TGEV 27.6%
RV 25.4% |
Calicivirus
(杯状病毒)
PCV2
PRRSV
HCV |
22个发病场105份病料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高致病性Coli混合/继发感染 |
开始认为这三种病毒是这一轮腹泻的元凶。但后 未发生腹泻的猪体内也可检出这种博卡病毒和Kobu病毒, 所以不太可能是发病的主要病原,最多是帮凶的一员,其致病性趋向定位于伴随病毒。新病原的检测以及基因比对工作正在进行。
3、
病毒变异学说:冯力研究员介绍:“去年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依然发生腹泻”,与
病毒的变异可能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已检出大量的流行性腹泻病毒,而且初步确定为PED的新毒株。10-11年在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发生了腹泻,韩国最早鉴定为PED II型病毒,我国的检测结果与韩国基本相同。
该毒株的S基因与韩国的毒株同源性很高,而与我国传统的毒株相差很远。变异性轮状病毒的研究也有一定进展。
4、混合感染:仅有个别猪场有肠型伪狂犬病性腹泻,肠型猪瘟性腹泻和肠型蓝耳PRRSv。
5、
耐药性大肠杆菌:2007年以来,有一种超级耐药的大肠杆菌,对几乎所有常用的抗生素都产生耐药性。在腹泻猪中也检测到了大量的耐药大肠杆菌。
6、仔猪球虫:球虫破坏了肠道健康,不仅引起消化障碍,还增加肠道细菌、病毒的感染机会,也是这次腹泻的帮凶。
7、肝源性腹泻:肝脏与胆囊的损伤引发胆汁分泌障碍形成的肝源性腹泻在本次腹泻非常明显;证明,环境因子(霉菌毒素)作用于母体,母体传递给胎儿,新生仔猪成为肝源性腹泻的病猪。
8、猪病专家杨汉春教授:这次多个地区发生和流行仔猪腹泻性疾病,主要病原是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其次是传染性胃肠炎TGEV,也还有猪轮状病毒病RV、Kobu病毒病等,部分养殖场还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继发感染。 通过对病毒的分析,与先前的流行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等疫病临床病例相比,这次流行毒株主要引起哺乳仔猪的严重疾病,对妊娠
母猪和其他生长阶段的猪没有明显影响,是一针新毒株与韩国基本相同。
该毒株的S基因与韩国的毒株同源性很高,而与我国传统的毒株相差很远。病毒的病原学特性和致病特性还有待于深入研究。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