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措施

2015-06-05 10:19:33来源:保健养猪网作者:浏览:次 分享: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的仔猪,此时期猪生长最快、可塑性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但同时又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所以哺乳仔猪期管理的好坏,对养猪的整体效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哺乳仔猪的四大生理特点
1.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随着目龄的增加,生长发育逐渐变慢。
1.2 消化器官不发达, 消化腺机能不完善。消化器官容积小,排空速度快,缺少游离胃酸,胃蛋白酶没有活性。
1.3 调节体温功能不健全,抗寒能力差。皮下脂肪较少,体内储备的血糖和肝糖有限,体温随着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
1.4 缺乏先天免疫能力, 容易患病。仔猪只能从初乳中获得免疫抗体,不能通过母体胎盘获得。
2 哺乳仔猪的管理要点
2.1注意保温
由于哺乳仔猪生理功能发育不完全、皮下脂肪很薄、被毛稀少、抗低温能力弱,体温调节能力不强。对环境温度有很高的依赖性,特别是对低温的变化非常敏感。低温会造成哺乳仔猪扎堆、拉稀、生长速度减慢、体弱多病,甚至出现大量僵猪。有统计显示,哺乳仔猪的40%死亡率是被母猪压死的。这是因为母猪是很好的热源,环境温度低时,很多仔猪便会趴在母猪的身旁, 尤其是体弱的仔猪,母猪活动时就很有可能将其压死。因此,保温对于哺乳仔猪成活率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哺乳仔猪应配备保温箱,冬季时保温箱还应安装保温灯。产房温度不低于23℃。哺乳仔猪生长的适宜环境温度为:1~3 d为34~35℃,4~7 d为28~30℃,8~15d为25~28℃。随着日龄的增长,各生理机能的发育逐步完善,对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对保温要求逐渐降低。
2.2早吃初乳,多吃初乳,产生被动免疫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母源抗体,因此哺乳仔猪早吃、多吃初乳,才能建立良好的被动免疫,保证仔猪强壮的体质,有效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有60%~70%为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强哺乳仔猪的抗病能力。含有的营养物质和活性物质,是哺乳仔猪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含有的乳糖和脂肪是仔猪获取外源能量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尽早帮助哺乳仔猪吃到初乳,并让仔猪固定乳头。一般出生早且强壮的仔猪安排吸吮后面的乳头,弱仔猪吸吮前面的乳头,目的在于保证仔猪断奶整齐度,为以后全进全出奠定基础。
2.3寄养
在一般的规模化养猪场,寄养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当发生母猪产仔过多、母猪产后奶水不足或母猪死亡等现象时,应将剩下的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如果寄养方法得当,仔猪断奶整齐度、成活率将大大提高。在生产实践中,最好将多余的仔猪寄养给迟l~2 d分娩的母猪。为使寄养顺利实施,防止母猪咬伤寄养的仔猪,可将被寄养的仔猪身上涂抹收养母猪的奶或尿并与收养母猪的仔猪合养在一个保育箱内,干扰母猪嗅觉,达到成功寄养。
2.4补铁、补硒
哺乳仔猪出生时体内铁含量为30~50mg,仔猪每天生长需要铁7~10 mg。而母猪奶水中的含铁量很低,如果此时不给哺乳仔猪补铁,其体内的铁将在l周内耗完,仔猪就会患贫血症或白肌病等。因此,必须给哺乳仔猪补铁、补硒。适时补铁、补硒可促进仔猪生长发育、增强仔猪的抵抗力及成活率。一般在2~3日龄给仔猪进行补铁、补硒较为适宜。可注射牲血素或富铁力l~1.5mL,20日龄左右再注射2mL。
2.5早补料
补料的意义: 刺激胃肠粘膜的发育,弥补仔猪对营养需求的不断增加与母乳供应不足所出现的营养缺乏,减少断奶应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并对促进断奶后期的生长有明显的效果。补料应从7~l0日龄时开始,此时哺乳仔猪已经从初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并具备了很好的免疫力。采用少喂多餐的方式进行,同时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仔猪饲料要求营养全面、适口性好、易消化,并含有仔猪生长阶段所需的乳糖、酸化剂和抗生素药物,可以有效地刺激胃肠粘膜的发育,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
2.6补水
仔猪出生后3~5日龄要给予清洁的饮水。由于哺乳仔猪生长速度快,代谢旺盛,奶水及饲料中干物质较多,奶水中的水分已经不能满足乳猪的生长需要,所以需要较多的水来补充。可用仔猪专用自动饮水器(高低适中,可以上下调节)或用水槽,并保持水的清洁。饮水的不足,会造成仔猪下痢增多、生长缓慢。可在水中加入一些电解多维,提高消化吸收率,减少腹泻率。
2.7断奶
仔猪断奶一般都在28 d左右,断奶时间的早晚主要由猪的品种、母猪奶水、补料的多少、仔猪的健康状况、猪舍条件、饲养水平等决定。断奶后,仔猪与母猪分开,仔猪由依靠母乳到改为全价饲料,生活环境也发生变化,各种应激因素都会影响到仔猪的生长发育。如果仔猪断奶不当,断奶后就会掉膘、体重减轻、腹泻、生长受阻,甚至引起死亡等。因此,如何帮助仔猪度过断奶关,减少断奶应激,减少经济损失尤为重要。
2.7.1补料量:仔猪在断奶前已经完全适应了饲料的摄入(补料达到1kg/头),脱离了对母乳的依赖,在这种情况下,断奶后饲料的应激就会降到最低。
2.7.2保持环境稳定:断奶时将母猪赶走,把小猪留在原栏一周左右,使它在原来的环境下生活。断奶后,饲养人员、饲料种类、饲喂次数等因素都保持不变。
2.7.3温度:温度应保持在24℃,减少温度应激。
2.8防止下痢
由于母猪体内缺乏某种特定的抗体,导致哺乳仔猪常发生腹泻。引起仔猪下痢的主要因素存细菌或病毒(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等)、室温低、温差大、母猪奶水缺乏、产床卫生差、消化不良等。预防哺乳仔猪下痢的措施:① 搞好猪舍环境卫生,做到防重于治。进猪前,猪舍要打扫干净、用1%~2%烧碱溶液消毒。②加强母猪与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抵抗力。③注射疫苗,预防传染性胃肠炎和仔猪黄、白痢的发生。④为消除断奶应激,预防仔猪拉稀、掉膘,促进仔猪的生长,自仔猪断奶开始添加2%的“护仔康2号”拌料饲喂使用15天。
2.9做好预防
养猪场要根据本地疫情流行情况和本场疫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免疫制度。① 严格执行隔离制度,切断传播途径,保证其他传染源不进入。② 保持场区及圈舍环境卫生,做好定期消毒,一般平均每周2次,使用两种以上不同成分的消毒药交替使用,以期消灭传染源。消毒以后在各猪舍带猪喷撒“护舍安”,用于改良猪舍环境,干燥抑菌除臭,预防疾病发生。③ 定期给母猪接种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疫情的疫苗,对于繁殖障碍病如细小病毒、伪狂犬、乙脑等也按程序去做,对其他疫病如仔猪黄白痢、链球菌、气喘病等根据本地疫情流行情况和本场情况选择性免疫。这样可以有效降低母猪和仔猪疫病的发生,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从而提高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3 小结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中极其重要的一环,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哺乳仔猪质量和数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高低。只要加强饲养管理,为哺乳仔猪提供良好的环境,帮助仔猪度过最危险的阶段,就会使哺乳仔猪健壮、大小均匀、断奶体重大、生长发育快、成活率高,为以后保育和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养殖场效益最大化。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