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保育猪饲养管理关键技术解析

2011-09-28 10:20:50来源:猪场动力网作者:罗柏荣浏览:次 分享:

  保育阶段是仔猪一生中独立生活的开始,是集适应、转换、发育为一体的时期。仔猪在保育阶段的快速、健康成长,为猪场经济效益的改善,育肥期实现良好生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就影响保育猪生长的一些关键环节进行解析,旨在与同行进行分享。

  1 关键技术点解析

  1.1 升温

  保育舍进猪前要升温,要实现比仔猪在产房后期的温度高1—2度的需要,这对于保证仔猪顺利度过“断奶关”非常重要。原因如下:首先,饮食的改变。哺乳仔猪从吃妈妈的奶水转变为喝水、吃饲料,奶水的温热与水、料的干冷形成巨大的反差;其次,热源的消失。产房中的哺乳仔猪喜欢挤在母猪的腹部睡觉,感觉很温暖,断奶后,热源消失,不适应的感觉明显增加;再次,断奶后的新环境以及离母的失落、孤寂,会加重仔猪的不安和恐慌。管理人员通过提高保育前期的舍温,能明显消除“断奶关”中的“离母应激”。

  1.2 早期控料

  目前的规模化猪场,仔猪断奶基本都实行“母走子留”,仔猪在产房饲养5—7天后转入保育高床。这近一个星期的饲喂有讲究:减料、定量和分餐。把仔猪由原来的自由采食教槽料改为减量饲喂,饲料的减少量约为自由采食阶段的15%左右。秉承少量多餐的原则,每次不用添加过多的饲料,保证略有稍欠为好。一日的饲喂餐数控制在7—8餐为宜。因为,仔猪离开母猪后,会伴随不安、烦躁等情绪找寻母亲,断奶后1—2天的采食量会明显降低,而由于饥饿难耐,又会在两天过后暴饮暴食,造成仔猪消化不良,而引起腹泻、拉稀。

  1.3 饮水充足

  猪群的饮水量和采食量呈现正相关,因此,采食量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饮水。欢迎您访问猪场动力网。而猪群的水需求有四个来源:外部饮水、饲料中的水、注射用水和体内代谢水。其中,外部饮水是最主要的水来源。据相关资料报道:刚进入保育舍,对饲料和饮水还未熟悉的仔猪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调整从而来适应新的环境。研究表明,猪圈内85%的仔猪可能需要花费大约35h才能找到饮水,而90%的仔猪则需花费约30h才能找到饲料。因此,对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通过调整饮水器的设置,让其自然地滴一部分的水,可便于仔猪快速找到水源。提高仔猪的饮水量,可以从饮水器的选择、安装、数量以及水流等方面来进行管理和控制。目前的饮水器主要有三种:鸭嘴式饮水器、乳头式饮水器和杯式饮水器。不同的饮水器对仔猪的饮水量确实存在一定的影响,据研究(Torrez等,2008)表明,在上述三种饮水器中,乳头式饮水器和杯式饮水器确实能提高饮水量,但两者造成的水浪费也较为严重。猪场中饮水器安装的最佳位置,以保证每头仔猪都能饮用到足够的水为宜,即保育舍中饮水器安装的高度与圈舍中最弱小仔猪的肩部高度一致,且保证饮水处通达透亮,便于仔猪寻找水源。按照传统的观念来讲,每10头仔猪必须配备一个饮水器,但作为10头仔猪每窝的圈舍最少不能低于安装两个以上的饮水器,因为圈舍中的仔猪存在层级现象,容易导致竞争性的缺水。诸如:口渴争水、天热冲凉争水等等。

  1.4 保温与通风的协调

  保育猪特别在前期需要温暖的环境,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这与整栋保育舍要求的空气流畅、新鲜有冲突。目前有猪场将保育舍捂得严严实实,致使舍内空气污浊不堪:NH3、H2S、CO、CO2、粉尘、微粒等严重超标,这也是目前保育舍被界定为猪场环境最差圈舍的原因所在。而这些有毒有害气体、物质的留存,对猪群的健康影响非常巨大,突出表现为抵抗力下降、呼吸道疾病多发、眼睛病变增多等等。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可为刚转入保育舍的仔猪提高保温灯,在保育床上设置半场的木制高床供仔猪休息,减少由于腹部受寒而引发疾病。同时,于一天中温度较高的中午,开启天窗或启动排风扇进行通风换气。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下页更精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