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以最大利润为目的,而饲料成本占养猪总成本的70%左右,所以,正确认识猪的营养特性和饲料要求,配置性价比好的配合饲料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途径。
一、猪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物质。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有粗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和水。在放养条件下,猪可以通过采食青饲料、拱泥土等形式获得少部分矿物质、维生素,但在规模化水泥圈养时,除水外,这些养分必须通过饲料获得。在配合饲料中,通常使用玉米、豆粕、麸皮等“大料”。
二、猪营养的特点。母猪营养突出特点是“低妊娠高泌乳”。妊娠期供给相对低地营养水平,防止母猪过肥而难产、奶水不足、压死仔猪增加,断奶后受孕率下降;妊娠阶段一般都实行限饲的饲喂方法。泌乳期的母猪需要高营养供给不断生长的仔猪,同时使断奶后体重不至于减少太多,以利于尽快发情配种,这个阶段饲粮要求消化能达到3200千卡/千克,粗蛋白至少达到14%以上。
新生仔猪只能消化母乳中乳脂、乳蛋白和碳水化合物,直接供给以玉米、豆粕为主的全价配合饲料容易引起仔猪腹泻。因此,乳猪、仔猪饲粮中需要使用易消化的原料,如乳清粉、膨化大豆等。同时,需添加助消化的酸化剂、酶制剂等。
三、猪常用的饲料原料
1、玉米:玉米是我国主要的能量饲料,在猪饲料配制时,都以玉米作为配比的主体,围绕它实行营养的多种饲料平衡,并补足蛋白质。由于玉米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所以磨碎后的玉米粉易于酸败变质,不宜长期保存;新上市玉米水分含量高,储藏过程中极易发生霉变,霉变后产生的黄曲霉毒性大,易使猪中毒,应引起高度重视。
2、小麦麸:小麦麸具有轻泻性,乳猪饲粮中应避免使用,仔猪和中、大猪可使用5-15%,小麦麸是控制中猪过肥、便秘的良好原料、妊娠母猪饲粮中可占20%左右,泌乳母猪饲料中不应超过20%左右,以免能量过低,影响泌乳量的膘情。
3、豆粕:乳猪饲料中应限制使用豆粕,不可超过25%,因为豆粕中的大豆抗原可致使乳猪和断奶仔猪腹泻,配合使用一部分膨化大豆将会取得更好的效用。
4、棉粕:棉粕所含的棉酚对猪具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应控制棉粕使用量。一般情况下,乳猪、仔猪及母猪饲粮不可使用棉粕,生长猪和育肥猪饲粮中不可超过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