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猪只疫病控制
种猪疫病防控体系是养好种猪和提高种猪产品质量、生产率的保障,必须采取预防为主的原则,才能保证猪场的健康安全发展。
3.1环境卫生与消毒
尽可能杀灭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防止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对猪的活动场所,即猪栏与运动场,必须坚持每天清扫2次,定期1-2周带猪消毒1次。母猪产仔前,要严格消毒产房。每次出猪后应对猪栏舍进行彻底的清扫、冲洗和2次消毒,隔3-5d才可进猪。猪场周围场地,包括道路、排污沟、空地等,应定期进行大扫除,原则上不留粪、尿、污物、污水,道路必须经济消毒、保持清洁。
3.2合理的免疫计划
根据本场和周围地区的疫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种类和免疫接种方法,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主要免疫疾病有蓝耳病、伪狂犬、细小病毒病、猪瘟、乙脑和口蹄疫等。一是在配种前35d,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疫苗肌肉注射。二是在配种前30d,用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肌肉注射。三是在配种前15d(4、5月),用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接种1次。四是在配种前7d,用蓝耳病、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疫苗免疫,首免皮下或肌肉注射2mL/头,间隔20d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6个月免疫1次。
3.3动物疫病检测
3.3.1猪群的健康监测
饲养员要随时观察所养的猪只,发现异常及时与兽医联系。生产上可采用“三看”,即“平时看精神,喂饲看食欲,清扫看粪便”,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分析查明原因,尽早采取措施加以处置。
3.3.2免疫抗体的检测
怀孕母猪接种疫苗后,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母源抗体。可通过检测仔猪的母源抗体量,了解仔猪的免疫状态,同时作为仔猪再次接种疫苗的依据。另外,还可用检测技术来检查抗原和鉴别、诊断疫病,淘汰反应阳性猪,净化猪群。
猪场母猪群的健康直接决定着整个猪群的健康,规模化猪场只有不断提高母猪的健康状况,才能使母猪的性能得到最有效地表达,从而提高生产率和盈利水平,同时也为生产安全健康食品提供基础。健康高产的母猪群可以增加猪场的年出栏量,有效降低猪只的生产成本。因此,建立健康的高产母猪群是猪场实现最终效益的关键所在。但健康高产母猪群的建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笔者从种猪的引进、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猪场疫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分析,就建立健康高产的母猪群提出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