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调节猪舍温度,保持通风良好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仔猪卧场要铺设一定范围的垫板,防止仔猪就栏随卧,引起腹泻和咳喘等疫病。猪舍温度应保持在25℃以上,随着日龄的增长,适时调节猪舍温度,每周减少2~3℃。夏季要注意防暑降温,冬季要搞好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猪舍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空气新鲜,给保育仔猪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生活环境。
5、坚持科学管理,搞好仔猪调教
仔猪转入保育栏后,也是仔猪从半寄生生活转入独立生活的重要阶段,吃喝拉撒均无定律。因此,饲养管理人员从仔猪转栏伊始,就要精心调教仔猪,使仔猪吃喝拉撒养成"四定位"的生活规律,为搞好仔猪防寒保暖,在猪栏卧场上面,安装一只150~250W的红外线灯泡,提高猪舍温度,保证仔猪安全越冬。此外,冬季采用夜间轰猪,让仔猪自由活动,也是增强仔猪体能的好办法。这样一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不仅能使仔猪养成良好生活规律,又能加快仔猪生长发育。
6、搞好环境消毒,控制疫病发生
仔猪转入保育栏前,对保育舍、保育栏,采用熏蒸和喷洒等消毒方法。对于保育舍的粪污、饲具、保育栏及垫板等物体进行强化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经1~3天通风清舍,清除异味。再将仔猪转入保育栏。对于面积较大、保育栏设置较多的保育舍可根据情况,采用双效季胺盐、腆类等异味较小的消毒药进行刷试消毒,在以后的保育过程中,每周消毒1~2次。消毒时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消毒药,交替使用。同时饲养人员要随时观察猪群体况,注意疫情监测,及时控制疫情。
采取上述技术措施,保育仔猪经40~45天保育饲养后,保育阶段成活率可达95%以上,头均体重可达15~20kg。此时即可转入育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