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猪场四季管理技术要点

2011-09-26 10:05:15来源:互联网作者:佚名浏览:次 分享:

  1春季管理

  1.1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

  在保证猪群常规免疫的基础上,应做好春季季节性免疫,一般按照猪只生长日龄进行免疫接种。例如:仔猪的免疫:7、21日龄2次接种气喘苗;14、30日龄2次接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这是因为适当增加猪只的生存空间,将有利于降低热效应,更有利于猪只的休息、活动、采食。保育阶段猪只密度在秋冬猪床饲养量基础上减少2头为宜,育成阶段应根据体重适当调整饲养密度。50 kg以下1.1~1.3头/㎡,60~70 kg阶段0.9~1.1头/㎡,70~90 kg阶段0.7~0.9头/㎡。

  加强通风,增加猪只体表散热速度,达到降低猪体温度的目的。一是自然通风。充分利用前、后窗户的空气对流,降低猪舍温度,其是最基本的降温方式。二是机械通风。利用风扇、吊扇进行通风换气,如果安装排风扇,除进气口外,所有窗户全部关闭,采取纵向通风。

  2.3调整部分猪舍操作流程

  配种时间放在早晚,避开高温时间段。母猪群采用湿拌料,产房哺乳母猪早、晚喂料量加大,中午少量饲喂。转群尽量选择凉爽的时间,以减少猪只热应激。

  2.4重视夏季猪群药物保健

  一是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吸附剂,防止发霉饲料对猪群的危害。二是母猪产前、产后饲料中添加泰妙菌素(100mg/kg)和金霉素(300mg/kg),切断疾病从母猪到仔猪的水平传播。三是母猪产后注射1针长效土霉素,预防母猪产后不吃、无乳、乳房炎、子宫内膜炎等症。四是断奶阶段饮水中添加多维,饲料中添加支原净、氟苯尼考等。五是为了降低热应激对生产母猪的影响,可以采取产前注射氯前列烯醇,使母猪能够在凉爽的分娩,缩短产程,减少弱仔的比例,并可减少母猪子宫炎、乳房炎等疾病的发生。

  2.5加强卫生管理,驱除蚊蝇

  夏季气温高,猪群的排泄物及生活垃圾很容易腐败,是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地,所以必须定期对猪舍及场区进行清理,同时结合消毒程序定期消毒,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数量,保持猪场的菌群平衡体系。夏季是蚊蝇肆虐的季节,而蚊蝇不仅是很多疾病的携带者,而且对猪群的持续骚拢,易造成饲料报酬降低,日增重减少。因此,夏季应安装纱门、纱窗和遮阳网等。

  3秋季管理

  3.1重视秋季季节性免疫驱虫工作

  除常规免疫外,还应加强免疫。秋季是有些疾病的高发期,增加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的免疫接种,可接种大肠杆菌苗。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冬季发病情况,可以考虑接种猪瘟、蓝耳、口蹄疫、喘气病等疫苗。后备母猪还要接种细小病毒苗,公猪要接种伪狂犬苗和乙脑苗。

  3.2注意猪舍温度的调节

  秋季气温由热变冷,昼夜温差大,注意猪舍温度的控制。哺乳仔猪对温度敏感,本文来自猪场动力网。产房保暖尤为重要。注意关闭门窗,合理使用产仔保温灯,产后7 d内用150 W灯,7 d后用100 W的红外灯,随着气候变冷适度延长使用保温灯。没有保温箱条件,可在猪卧居的地方增加垫料(如稻草、锯木等),有条件的还可采用沼气发电,水暖管道增温。保育育成猪舍结合天气状况开关门窗,使猪群逐渐适应由通风口开放到完善关闭的变化过程。

  3.3调整饲料配方,增加日粮能量营养

  秋季新玉米上市,新旧玉米参差不齐,注意日粮的全价性。一般新玉米水分大、杂质多,应严格把好质量关,剔除杂质,添加时应折合成标准水分玉米量,以满足能量供给。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下页更精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