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将全面实行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备案制度,对象是年出栏50头以上商品猪或20头以上存栏母猪的规模养猪场。昨日,市农业局畜牧处负责人表示,若市场上发现“问题猪肉”,可通过这一制度追溯到养殖者,从而提高养殖者生产放心肉的意识,最终保障消费者“餐桌”安全。
规模化养猪场备案制度中,最重要的一条是建立生猪标准化养殖档案,记录生猪的“生、老、病、死”细节。从仔猪入栏饲养开始,养殖者就要记下该批仔猪的头数、品种、消毒、免疫、生病诊疗情况及饲料来源等。如生猪出现疫病,必须在“诊疗记录”表内标明生猪的发病时间、发病头数等,小到使用何种药品、剂量大小,以及具体用药方法,都须一一记入档案。
“档案要求很细,因为饲料、药剂等投入品都可能影响到猪肉质量。”市农业局畜牧处负责人说,一旦在市场上发现“问题猪肉”,就可追溯到养殖者处,并了解到影响猪肉质量安全的原因,追究相关人员责任。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养殖者按标准化养猪的意识、积极性,从源头上为市民提供更多“放心猪肉”。
这种方式也能让养殖者受益。我市是养猪大市,去年出栏生猪约2000万头,其中250万头销往市外。而像北京、上海等城市,已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通过标准化养殖,生猪可避开高“门槛”,顺利进入这些大城市的流通市场,同时也可防止因少量猪肉出现问题而连累整个地区猪产业的发展。
另外,规模化养殖场的备案制还可以帮助农业部门了解养殖场的分布情况,防止猪场开设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禁养区,避免猪粪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污染。
据了解,今后我市还将在所有畜禽规模养殖场实施备案制度。
华龙网讯(记者罗 芸实习生曾嫦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