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生猪养殖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南和湖南等省,以猪肉产量计算,三省占全国的比重超过25%,其中四川数量一直位居第1位,近几年来,比重均在10%以上,前10位的省份合计占全国的比重在65.6%左右。2007年我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6.5%,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增长9.4%,能繁母猪比重在10%左右,规模户生猪存栏同比增长20.6%。规模养殖稳定发展,生猪养殖规模世界第一。
猪肉产业链价值向上游集中
目前,由于我国猪肉产业链下游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和猪肉加工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使得行业利润主要集中在养殖业。2006年,行业前三强双汇发展、雨润食品和大众食品(金锣)的屠宰总量不到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5%,而美国前3家屠宰企业总体市场份额已超过65%。同时,我国猪肉加工的行业集中度也非常低,2006年,行业前四强的加工总量占比仅为10%。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都很高,主要的猪肉生产国都在50%以上。另外,从肉类的深加工率看,2006年该比例为11.80%,发达市场一般在50%以上。因此,2007年5月以来,我国生猪价格一直处在高价位运行,产业链的利润集中在上游养殖行业,而且自产自养型养殖产业链条延展得更广。
生猪养殖产业拥有较高的回报率,经过调查统计分析,虽然2007年5月以来生猪养殖受到饲料等成本上涨的影响,但猪肉价格大幅上涨使利润增幅大于成本增幅。以出售一头90千克肥猪为例,其中,子猪按10千克计算,不计人工成本和设备折旧,目前10千克的子猪国内均价大约是每头245元。饲料方面,按照全群料重比3.5计算,(90-10)×3.5=280千克,饲料按均价2.3元/千克计算,那么饲料成本总共约280千克×2.3元/千克=644元。一般一头猪全程疫苗(15元)+兽药(20元)=35元,水电约每头10元。一头猪的成本大约:245+644+35+10=934元。目前国内生猪价格均价是每千克15.1元左右,那么一头90千克重的生猪的出售价格约1359元,一头生猪的养殖利润:1359-934=425元。
生猪养殖业发展趋势
生猪养殖规模化。尽管我国目前的生猪养殖仍然是以散养方式为主,然而实施规模化养殖是生猪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人们对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千家万户的分散饲养已经难以适应,而规模化养殖既可增加经济效益和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是实施标准化生产,提高畜产品质量的必要基础。首先,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可以降低购进的饲料原料价格,降低养殖成本,此外养殖中实行自繁自育,可保证子猪品质,又可大大减轻补栏的资金压力。从安全卫生上看,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控制动物疫病,建立公共卫生防疫体系,有利于实行严格的养殖、卫生防疫和环境控制标准,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其次,生猪采用规模化养殖,有利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有利于促进养殖、加工、经营、销售各环节联结,进一步缓解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提高畜牧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进畜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银行信贷提示
关注养殖企业规模化。养殖企业能够综合运用场舍、经营管理、畜牧兽医等科学技术,达到优质高产的经营养殖效果,提供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猪肉。规模养猪经营规模大,专业化、集约化程度较高,猪群生长肥育迅速,出栏周转加快,增重耗料下降,提高栏舍利用率。
关注覆盖整个产业链的一体化经营企业。养殖业走产业化集团经营的道路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经济逐渐成熟的表现。养殖公司一体化经营模式,包含育种、子猪生产、育肥、屠宰、猪肉销售、饲料生产与供应、信息和技术服务、生产经营管理等内容。这种经营方式是由一个公司独立开展养猪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像专业养猪的全程饲养那样。它甚至包括种猪的育种和生猪屠宰即肉品加工业。独立分享养猪的利润和承担风险。许多大型养猪企业走此类发展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管理高度集中,优良品种和新技术易于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