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和煦的阳光照在人们身上暖洋洋的,这一日,临川区湖南乡杨国辉的
生猪养殖场正式成为我市首家“网络团委青年示范基地”,不少市民慕名前来参观。
1999年养猪,年收入仅万余元
1976年出生的杨国辉是临川区湖南乡农民,15岁时,因家庭贫困,初三没读完的他辍学到广昌当学徒,先后做过木工,卖过化肥,开过米粉加工厂。也就是在开米粉加工厂那会,因为有不少米粉下脚料,为了不浪费这些料,他想到了养猪,那一年是1999年。“那时养猪,起早摸黑全靠两只手,全家4口人拼命劳作,年收入仅有一万余元。”杨国辉介绍,因为设备少、卫生差,猪的出栏率很低,一年最多只有10头母猪自繁自养。
养猪科技化,年收入30万元
“全靠国家政策好,现在养猪不累,年收入比过去增加了很多。”杨国辉介绍,目前他的养殖场每年有100头左右母猪自繁自养,年收入平均可达30万元以上。
“现在猪的日子也好过了,冬暖夏凉。”杨国辉称,猪舍里除装有中央空调外,每间猪舍都装有电热板、保温箱、冷风机、浴霸等设备。杨国辉介绍,猪舍里装有产床,再也不用担心小猪崽会被母猪压死了。
“猪舍里还装了监控,我只要在电脑上就可看到哪头猪产了几只崽,哪头猪缺少食物。”杨国辉称,因为有了这些先进设备,他和两名员工足可以对付
猪场数百头猪,他的父母和妻子全“解放”出来,如今妻子安心照顾3个孩子,孩子们成绩都不错,让杨国辉很是自豪。
“国家政策确实好。”杨国辉称,有关部门每年都会组织养猪专业户去听专家授课,学习养猪专业
知识。为了鼓励农民养猪,政府免费发放生猪疫苗,给
母猪提供保险等。
杨国辉介绍,由于现在科技化
养猪,母猪自繁自养的产量大大增加,如今,他的猪崽销往永丰、新干、高安等地,正常情况下,年收入不少于30万元。
“我会一直养猪,到老”
杨国辉称,目前,他的生猪养殖场规模在市区只能算是中上等,但是,他有信心将来扩大养猪场规模。目前,他从外地引进了3头美国“杜洛克”猪,为的是得到市场上受欢迎的“杂交良种”,价格是普通猪的双倍。杨国辉称:“我希望能成立生猪养殖协会,让抚州的生猪养殖行业做大做强,实现生产、销售一条龙。”他希望通过生猪养殖协会,将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正在创业的年轻人,让更多的人像他一样步入小康。
“过去住的是空心砖毛坯房,现在有房有车,是养猪让我的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我会一直养猪,到老。”杨国辉笑道。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