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形势
2016年,能繁母猪存栏3669万头,同比下降3.6%,生猪存栏43504万头,同比下降3.6%,出栏生猪68502万头,同比减少3.3%,相对出栏率157.46%。全国肉类总产量8540吨,猪肉占62%,猪肉产量5299万吨,同比减产3.5%,进口约162万吨。
生猪存栏同比连续下跌50个月:能繁母猪同比连续下跌44个月,但降幅都明显收窄。近期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有企稳迹象。
2017年第一季度猪牛羊禽中产量2249万吨,增加0.2%,其中猪肉产量1468万吨,增加2%,生猪存栏4105万头,增加0.1%,生猪出栏19149万头,增加0.2%。
近39个月,生猪出栏有38个月同比下跌,仅有1个月比同期增多。
2014年3月份屠宰2048.65万头,同比增加15.4%,2015年3月份屠宰1658.33万头,同比减少19.1%,2016年3月屠宰1511.39万头,同比减少0.9%,2017年3月屠宰1719.18,同比增加12.1%。
制约猪业发展因素
1
资金制约
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很快,各种担保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贷款问题,但由于覆盖面有限,所以贷款难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资金制约直接导致了大批的中小猪场退出养猪行业。中小户退出市场速度加快,大户发展较慢是导致猪价增长的一个原因。
2
土地制约
各地纷纷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畜禽养殖用地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平地是耕地,是林地,但畜牧业并没有专门的用地,但群众需要肉制品,有必须要有畜牧业。
3
资源制约
1) 蛋白饲料短缺问题突出,2016年大豆产量为1300万吨,进口8391万吨,同比增加2.7%。豆粕进口依存度达75%,鱼粉进口依存度也在70%以上。
2) 玉米2016年进口量为317万吨,同比下降33%,但从长期来看,玉米进口呈增加的趋势。
3) 生产成本高。
4
市场制约
1) 改革开放以来,生猪生产出现了7次大幅度波动,特别是当前养殖成本高的情况下,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越来越大。
2) 生产利益。中国是猪肉消费大国,只要价格合适,中国基本可以消耗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猪肉。
5
环境制约
1) 规模养殖的粪污处理问题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家土地基本情况制约了种养结合的发展,
2) 各地出台禁养和限养政策,个别地方甚至出现强拆等不正常现象。
3) 减少存栏,增加成本。
大企业动向
猪价的快速下跌,养殖企业生猪销售均价普遍下降,销售业绩全靠数量增长支撑。雏鹰农牧 6月8日发布的5月份生猪销售情况显示,公司5月份销售生猪19.04万头,实现销售收入2.92亿元。其中,商品肉猪销售量为13.47万头,普通猪销售均价13.82元/公斤,环比4月下降8.05%,销售收入2.37亿元。
牧原股份5月销售生猪52.7万头,销售收入为7.19亿元。5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46元/公斤,4月商品猪销售价格为15.02/公斤,环比下降10.4%。
温氏股份5月销售商品肉猪162.95万头,收入27.76亿元,销售均价为14.16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5.31%、-3.51%、-7.39%,同比变动分别为24.01%、-13.25%、-32.57%。
自2017年2月以来,温氏股份生猪销售价格持续下滑,5月销售均价较1月销售均价(17.55元/公斤)累计下滑近两成。公司表示,5月公司商品肉猪销量同比上升,主要原因是业务规模扩大,商品肉猪出栏量增长。同时,受国内生猪市场低迷影响,销售均价同比大幅下降,导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
趋势分析
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总畜牧师石有龙在首届中国绿色品质生猪产业峰会上对猪价做出了精准的分析解读。其提到中国GDP虽然并不是世界第一,但对猪肉的需求是最多的,人均可达30kg,而日本只有15kg。过去农业部只需要保证肉食品供给,在政策改革之后,就变成供给和生产两手抓。在2016年,即使农业部采取了一些列的措施,也不可避免的导致了16年的猪价高位状况。
根本来讲,猪价实质性的上涨还得看供需关系有没有实质性的利好。目前猪肉消费处于低位,生猪整体存栏量止跌回暖,短期内猪价难以出现明显的涨幅,预计
行情走势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生猪价格回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目前国外猪价上涨,国内外猪肉价差缩小,进口猪肉利润空间进一步收窄,预计2017年进口猪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减缓。而进口猪肉影响减弱和冻肉收储都难改实际供需情况,难对猪价形成实际利好。
在中国
养猪必须要懂得“5、7、9”这三个数字,几十年来,所有的下行拐点都出现在5月,上行加速在7月,9月上行转折。但今年上下行规律并不是特别稳定,今年五月没有出现拐点,那么七月呢?预计今年的猪价下行有可能会持续到明年五月,在这期间,猪价可能会有起伏,但整体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可能大幅度增长。
但是,猪价会不会在明年五月有一个大的拐点,取决于今年这些大的养殖企业规划是否能够变成出栏。按照目前的规划
分析,仅仅东三省年产值就能达到1亿头生猪出栏,黑龙江已经实现5000多万头,内蒙是2000多万头。如果按照这个趋势,2018年五月的拐点幅度可能会变小,但是依旧会出现拐点。
那么2020年呢?假如现在建场,到2020年投产,那么,就需要注意了。2020年,这些规模化的大企业的产能将会达到一个很可观的状态, 在产能绝对过剩的情况下,生产水平之类的基础因素就已经不能决定是否能获取利润,到时候养猪企业如何生存,特别是中小企业如何面对资本竞争将会是非常棘手的问题。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