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OT涨跌动因】CBOT 09年1月大豆开盘887美分,高点897美分,低点879美分,收盘896美分,上涨2美分,当周累计下跌25美分;CBOT12月玉米开盘376美分,高点381.5美分,低点371美分,收盘380.25美分,上涨3.25美分,当周累计上涨4.75美分。
*受尾市空头回补和小麦溢出涨能支撑,上周五CBOT大豆、玉米期货温和收高。由于周出口销售数据令人失望,加之周边市场影响利空,全天大部时间里大豆、玉米期价走软。技术面上看,12月玉米当周跌破10月份低点379美分,下一短期支撑位预计在07年5月份低点356美分,09年1月大豆继周初建立一周高点后,持续震荡下行,10月份低点838.5美分预计仍为该合约稳固支撑位。总之,在基本面因素重新占据主导地位之前,短期内大豆、玉米震荡盘整格局不会改变。
*预估投机基金日买入1000张大豆合约、3000张玉米合约,目前基金持有CBOT大豆期货净多单约为1.8万张、玉米期货净多单约为5.9万张。
【CBOT市场相关消息】
1.因老兵纪念日假期,美国农业部一周出口销售报告和NOPA压榨报告推迟至上周五盘前公布。
截至11月6日,当周美国2008/09年度(08年9月1日起)大豆净出口销售量为47.83万吨,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测的50-80万吨区间下沿,中国为主要买家,新购20.78万吨。当周美国2008/09年度(08年9月1日起)玉米净出口销售量为35.55万吨,较前周和前四周平均水平减少25%、46%,接近此前市场预测的35-70万吨区间下沿。
10月份美国大豆压榨量为1.43397亿蒲式耳,较上月增加2302.1万蒲式耳,高于分析师预测的1.409亿蒲式耳平均值(预估区间为1.346-1.470亿蒲式耳);当月美豆油库存预计为19.84亿磅,较上月减少415.6万磅,低于分析师预测的20.22亿磅平均值(预估区间为19.43-21.88亿磅)。
2、上周五,美国私人分析机构Informa公布了11月份面积预估报告。预计2009年美豆种植面积为7720万英亩,较其9月份报告和2008年面积分别提高410万英亩和135万英亩。Inform预计,2009年美玉米种植面积预计为8680万英亩,较其9月份报告下调375万英亩,但超过去年面积90万英亩。(李琦)
【大豆进出口动态】大豆恢复3%的进口关税税率,据《通知》要求,从2008年6月1日至12月31日,将冻猪肉进口税率由目前的12%降低至6%,降幅达到50%;豆粕、花生粕等饲料进口税率由5%降到2%。2008年6月3日取消初榨豆油、初榨花生油等36种植物油的出口退税。海关总署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中国10月进口413万吨大豆。
【进口大豆到港成本(元/吨)】11月17日,美国大豆(12月船期)3090,巴西大豆(12月船期):3163。(吕庆海)
【大豆现货收购价格(元/斤)】周末期间,产区黑龙江油厂大豆收购价走弱:哈尔滨九三停收,三棵1.80,集贤1.70,佳木斯1.76-1.78,牡丹江1.8,友谊1.70,桦川1.73,甘南1.7,海伦东源1.82;商品豆:密山1.81,庆安1.85,海伦1.85-1.87,克东1.84;油豆:宝清1.63-1.65,密山1.65-1.67。受压榨亏损影响部分油厂停机,产区油厂纷纷下调大豆收购价格,贸易商库存相对充足,收购意愿大幅降低,农户卖粮意愿较强,但面对下滑的价格惜售心理推迟卖粮进度,而国储收购对大豆质量要求严格,制约部分农户卖粮;销区商品豆需求不旺价格走软,产区现货出现停滞。近日进口大豆到港增多,预计未来港口进口大豆分销价将持续走低。(于海峰)
【国内豆粕玉米现货价格(元/吨)】周末期间,国内北方地区豆粕现货价格小幅下跌40-100元/吨,南方报价相对保持平稳。受新玉米开始上市影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总体保持趋弱,吉林14水新玉米收购价格1300-1400元/吨,30水玉米0.546-0.565元/斤,预计短期内玉米价格将继续保持偏弱趋势。(于海峰)
【大豆基本面】国家将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在东北地区按照每市斤1.85元的价格挂牌收购中央储备大豆。黑龙江大豆价格有走弱趋势,贸易商库存增加,但销售缓慢,销区商品豆需求不旺,豆粕、豆油现货销售缓慢。连豆、美豆持续震荡。(于海峰)
【玉米今日操作建议】受尾市空头回补和小麦溢出涨能支撑,周五CBOT玉米期货市场温和收高。09年3月玉米收盘397美分,上涨3.5美分。上周末连玉米5月期约跌势趋缓,呈现窄幅整理走势,但目前市场空头氛围仍较浓重。由于国家降低了玉米出口关税,后期国内玉米与国际价格联动性将加强,同时国内基本面仍保持供过于求局面,美元在上周末短暂回调后,今早继续大涨,商品重新承压,美豆电子盘围绕隔日收盘波动,今日大连市场将维持震荡走势,玉米可能在1575-1590之间波动,操作上,保持空头思路,空单继续持有,止损1600。(唐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