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2008年所走的路可谓崎岖曲折 牛熊大转折。
2007年,国家为了抑制粮食价格上涨过快,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控政策,包括鼓励生产,投放国家储备,降低进口 关税鼓励进口,降低出口退税和征收出口关税抵制出口等,但至2008年7月以前,由于国际国内市场环境的支撑下,玉米 仍然高位运行,在7月11日玉米指数曾一度冲上1955的高位。
自7月以后,玉米临近新的作物年度,由于6月份新麦的上市,玉米关注减弱,加上国际玉米价格的大幅下跌,7 月中旬起,国内玉米开始了长达半年的熊市,进入9月后,由于美国金融市场危机的爆发,国际玉米加快下跌速度,国内 饲料业等的消耗萎缩,玉米指数跳空破位下跌,指数最低跌至1559,整个市场风云密布。
在2008年即将结束之季,我们希望对2008年玉米价格的波动情况作出一个详细的分析,回顾2008年度里市场走势 的原因及详细要点;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用清醒的头脑来迎接新的一年,更好的把握未来走势。
第一章:2008年玉米市场回顾
一:国际玉米市场回顾
对美玉米指数K线图(见图一),我们用下面三个部分来分析:
图一:美玉米指数日K线图
美玉米指数日K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第一部分:延续07年下半年牛市(年初?6月底)
承接07年下半年玉米走势: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美国为了节省石油消费,把四分之一以上的玉米都用来加工乙醇 ,致使玉米价格飞涨,带动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2008年6月底;因原油价格飞速上涨,作为替代 能源,在大量的美国玉米被用来作乙醇供给汽车消耗的情况下,玉米价格自然节节攀升,并已影响到周边国家的玉米供 应,使周边国家玉米跟着大幅上涨;美国玉米期货价格从2007年7月下旬的低点324.3美分一直持续至2008年6月底的最高 点791.7美分;至2007年最后交易日收盘时,较07年下半年最低点增弧达43%,2008年6月底玉米价格较年初增弧达70%。 美国玉米现货价格由2007年7月初的328.4美分涨至2008年8月底最高价755.3美分,涨弧近130%。
美国的玉米占全球的40%,出口占全球市场的70%,它在世界粮食经济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部分:USDA种植面积报告引发玉米价格下跌(7月?9月)
美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
美国农业部(USDA)6月30日公布,美国2008/09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8732.7万英亩,此前交易商预估为8566.1 万英亩;美国农业部3月时预估为8601.4万英亩;2007年实际种植面积为9360.0万英亩。美国农业部亦预估美国2008年玉 米收割面积为7894.0万英亩,2007年实际收割面积为8654.2万英亩。
美国农业部(USDA)6月30日公布,美国6月1日当季玉米库存为40.28亿蒲式耳,此前分析师预估中值为38.94亿蒲 式耳;美国3月1日当季玉米库存为68.59亿蒲式耳;2007年6月1日当季玉米库存为35.33443亿蒲式耳。
美国农业部报告较3月份的预估报告种植面积增加了131万英亩;此前美国百年不遇的洪灾使农作物受损严重,6 月份的供需报告也曾大幅调低美国玉米产量;美国农业部报告使市场对投资者们的看多心理受到沉重打击,期望破灭, 将当日美玉米期价打到跌停。
在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出来后,美车原油期货价格也相继在到达历史最高价后回落,带动玉米价格一路下滑。
玉米熊市也因本次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而宣告开始。
从7月初--9月底,美玉米指数K线图走出下降三角形的趋势图,“预测”着对玉米后市的不看好。
第三部分:短期回调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的第二波大跌(9月-今)
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资金流动性减弱,直接影响到实体经济,加上投资者对未来经济的担忧,全球商 品价格全线暴跌。
美国玉米期货价格由9月底的572.7美分跌至11月21日的最低价354.3美分,跌幅达38%,已经接近2007年10月最低 价348.6美分;年内美国玉米期货价格波动竞高达437.4美分,从6月历史最高价下跌幅度达55%;
美国的玉米出口由9月25日当周出口的1,163,931吨降至11月13日周出口的755,903吨,出口减少了408,028吨,出 口疲软更是对玉米市场形成巨大压力。
虽然全球各国出了一系列经济救助策略,但短期内并不能显示出明显的效果。
二:国内玉米市场回顾
国内玉米期货用以下三个部分对玉米指数日K线分析说明:(见图二)
图二:国内玉米指数日K线图
国内玉米指数日K线图。(数据来源:文华财经)
第一部分: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下的震荡上行(年初-5月初)
在2007年年底至2008年1月这期间,玉米价格有所回落,国家对玉米等原粮进行了政策调控,其中包括拍卖,进 出口政策等。在2007年11月、12月、2008年1月份拍卖玉米;2007年12月20日取消玉米等原粮及其制粉的出口退税;以及 财政部在2007年的最后一天宣布2008年对玉米等原粮及其制粉共57个8位税目产品征收5%至25%不等的出口暂定关税,玉 米等部分原粮出口暂定税率为5%,玉米制粉、大米制粉等出口暂定税率10%。
到一月底,当政策面因素消化完毕;受国际国内市场影响,国内玉米跟随国际市场出现上涨趋势;而年初受雪灾 影响,饲料消耗减少,在2月中旬玉米价格走高后震荡,至3月4日创新高,后续因为市场多空分歧,出现长达近两个月的 震荡行情后期货再创新高。
第二部分:构建M顶(5月初-7月初)
5月初至7月底,玉米在这两个月时间构建了M形顶,成交量逐渐减少,预示着后市玉米看跌趋势。
在2007/08作物年度即将结束的时候,玉米仓库量减少,因玉米与大豆、小麦在种植与饲料上的较强关联性,价 格走势一定程度上受到大豆、小麦价格的影响,在此期间,玉米价格走势基本与大豆、小麦在节奏上保持一致。现货价 格与饲料需求的不稳定性,也是构建了K线图上的箱体走势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部分:近半年的下跌时期(7月初-今)
7月至8月中旬,受国际原油及美国玉米价格的影响,国内玉米开始大幅回落。8月底受美国农业部(USDA)利多报 告的提振,双节前各饲料企业的备货,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回升直接影响期价反弹;
9月,金融风暴的侵袭,玉米跟随大宗商品暴跌走势。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布收储计划,传闻利好落实,但 期货市场小幅反弹后却交投区间狭窄,成交低迷;时至11月,期价一路下滑,为支撑玉米价格走势,继托市收购之后, 国家宣布自12月1日取消玉米及其制品出口关税;从目前的玉米国际行情看来,这项政策对国内玉米市场形成的支撑有限 ;至11月28日,国内玉米指数最低已达1559,跌破布林下轨1561。
第二章:2009年玉米市场展望
一:大势分析
全球年度供需数据解读
对2008/09作物年度的供需平衡,我们采用美国农业部(USDA)11月月度供需报告中的数据来进行分析,包括世界 及中国各项数据,详细见下表:
表一:世界及中国玉米供需数据对比(单位:百万吨)
世界及中国玉米供需数据对比表。(数据来源:美国农业部(USDA))
世界供需格局:总产量增加1314万吨,但消费同样增加了3489万吨,库存减少270万吨,世界进出口都减少,饲 料用量上有一定的增加;全球2009年玉米整体供需缺口为1635万吨。由此数据可以看出,美国农业部认为玉米在2008/09 年度,全球总产量有所提高的时候,总消费也同样的增加,虽然受到全球经济环境的影响,对玉米的消费量却并没有减 少,且相对比值较大,而且期末库存略有减少。由此我们认为,明年全球玉米整体形势看好。
从美国农业部(USDA)的报告中,我们看到国内玉米产量增加1100万吨,总消费量增加1000万吨,饲料行业消费增 加了600万吨;虽然国家宣布在12月1日取消了关税,但暂时在国内国外的玉米比价上,国内玉米并没有优势,出口量相 对去年同期,减少100万吨;期末库存增加了89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1.7%。国内玉米明年供需缺口为200万吨。
玉米产量及消费构成
我们用美国农业部(USDA)11月10日报告来分析美国与国内玉米现今产量情况:
种植面积:美国2008/09年度玉米种植面积预估为8590万英亩,10月预估为8590万英亩,2007/08年度美国玉米种 植面积预估为9360万英亩,2006/07年度美国玉米种植面积实际为7830万英亩。
收割面积:美国2008/09年度玉米收割面积预估为7820万英亩,10月预估为7820万英亩,2007/08年度美国玉米收 割面积预估为8650万英亩,2006/07年度美国玉米收割面积实际为7060万英亩。
英亩单产:美国2008/09年度玉米单产预估为每英亩153.8蒲式耳,10月预估为每英亩153.9蒲式耳;2007/08年度 玉米单产预估为每英亩151.1蒲式耳。2006/07年度玉米单产实际为每英亩149.1蒲式耳。
美国玉米产量:美国2008/09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20.20亿蒲式耳,10月预估为120.33亿蒲式耳;2007/08年度玉 米产量预估为130.74亿蒲式耳。2006/07年度玉米产量实际为105.35亿蒲式耳。
国内玉米产量:中国2008/09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1.56亿吨,10月预估1.56亿吨;2007/08年度玉米产量预估为 1.5230亿吨,10月预估为1.5183亿吨。
从美国农业部(USDA)11月份报告可见,美国玉米种植及收割面积都减少,1英亩单产量增加,2008/09年度美国玉 米总产量却减少10.54亿蒲式耳。国内玉米预产量为1.56亿吨,较上一作物年度少有增加。虽然美国玉米产量有所降低。 而玉米现货价格在2008年年初美国玉米最高价491美分/蒲式耳,于2008年6月底达到历史性高位769美分/蒲式耳,其后有 所回落至11月17日的389美分/蒲式耳;美国玉米现货价格在走势上基本与期货价格保持一致。
美国消费构成分析
美国玉米消费:美国玉米消费主要由三大部分构成;
1:乙醇加工:据《新能源法案》,2008年美国玉米乙醇的产能已经达到120亿加仑,2008/09年度美国生产乙醇 的玉米用量预估将达到40亿蒲式耳(约10160万吨),远高于2007/08年度的30亿蒲式耳。
2:饲料加工:据美国农业部报告,美国2008/09年度饲料玉米用量将达到13463万吨(约53亿蒲式耳)。
3:玉米出口:据美国农业部报告,2008/09年度美国玉米出口为4826万吨(约19亿蒲式耳)。[FS:PAGE]
美国期末玉米库存2855万吨。
图:国内玉米消费及年度增量(单位:百万吨)
国内玉米消费及年度增量走势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国内玉米消费构成
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08/09年度,我国国内玉米消费总量为1.58亿吨。2005/06年年--2007/08年度我国玉米消 费增加保持在700万吨(见上图),而2008/09年度消费增加1000万吨。
1:由于中国传统消费习惯,国内食用玉米总量基本保持在1700万吨左右,与历年的食用消费比较,变化节奏温 和。
2:国内乙醇自2006年年底国家限制后,这一部分的玉米消费非常少,与07年比较变化不大。
3:饲料用量为1.11亿吨,占总产量的70%左右;较2007/08年度增加600万吨;,据第二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养 殖业将在2009年有较大增长,并将持续大幅增加对玉米的需求。结构上,规模化养殖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养殖业中,肉 禽增速将放缓,奶类生产维持高速,水产养殖将有所萎缩,总体维持较快发展。预计2008-2010年饲料用粮的增速将保持 在10%左右。
在消费构成中,最大的变数是饲料用量。根据国内多数机构预计,在2008/09年,国内饲料玉米消费较2007/08年 度增加10%左右,约为10500万吨~11100万吨。则按照此数据推算,国内玉米的消费总量最低也会维持在15800万吨的水平 。由农业部报告2008/09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为200万吨,出口为50万吨;在2008年12月1日取消出口税后,考虑历年约 300万吨的出口预期,我们2008/09年度供需缺口为450万吨。
结合以上数据判断,2008/09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依然存在,在总体格局上仍为轻微利多,但考虑到金融危 机下供需消费的影响,利多有一定压力。
第二届国际玉米产业大会上嘉吉公司有关代表的演讲中了解:从2009年起,中国国内玉米供需将再次出现缺口, 并将逐年扩大,同时玉米净进口量也将不断增加,至2009年,产需缺口将再现,预计2009年中国玉米期末库存将迅速下 降至21.7万吨,同时供需将出现80万吨的缺口。嘉吉同时预计,至2012年随着中国国内需求的迅速增长,玉米自给能力 持续下降,届时中国将不得不依靠580万吨的净进口维持国内玉米供需平衡。
因素评价:整体供需格局数据长期利多
二:现货市场分析
国家政策影响
2007年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暴涨,为了控制粮食价格,国家从2008年1月1日起,对玉米征收5%的临时出口关税,玉 米制粉征收10%的临时出口关税;政策宣布后,国内粮食期货价格应声急挫,现货价格也在高位小幅走低。2008年前11个 月玉米出口量仅有20万吨左右,较2007年出口量485.8448万吨相差巨大。在2008年,由于国家政策管制,国内玉米基本 未出口。2009年度,当2008年12月1日取消了关税后,玉米走势在一定程度上还要看国内玉米价格是否有出口优势,玉米 价格将重新与国际接轨。
2008年9月,金融危机暴发,全球金融环境恶化,对实力经济产生了巨大冲击,在世界各人连续出台救助方案的 同时,投资者的恐慌情绪也不段增大,虽然欧佩克一再发布可能减产的声明,但原油需求的快速萎缩致使原油价格连续 下跌,在原油暴跌的影响下,其他商品也难以自保。在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我国政府不断出台托市政策,力度逐渐加 大,首先于10月下旬公布对东北玉米实行临时收储500万吨来保护农民的利益;随后调低增值税以及增值税转型改革等措 施;计划到2010年投资4万亿人民币扩大内需;最后,宣布自2008年11月27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 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其他期限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但在一系列利 好,并未扭转当前玉米市场因需求低迷而引起的行情弱势。
政府并宣布于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及其制品出口头关税,由于美国玉米价格一直低位运行,即使取消关税 ,国内玉米以现在的价格并没有出口竞争优势,以美国目前(11月28日)146美元/吨左右的价格比较,国内玉米(大连平仓 价1560元/吨)还在183美元/吨的高位,价差非常明显,各贸易商也均不看好出口业务。由此我们认为,在短期内,国内 玉米出口仍然存在巨大压力,出口政策暂时对玉米市场无实质性利好。
图三:中国玉米现货价格图
中国玉米现货价格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数据截止2008年11月18日))
主要玉米运行区情况:
在2008年,国内玉米总体波动较大(见图三),现货价格在上半年重心上移创出历年新高,下半年却一泻千里。
主产区吉林长春:年波动范围1420--1640,年初受国家政策调控,价格有所回调,四月后,受销售区玉米价格的 影响,价格有所拉升,七月达到最高价,受周边市场影响开始回调。目前新玉米正在收购中,价格走低。价格影响波动 因素:主要是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及销售区价格走势。
中转地大连:年波动范围1550--1730,大连作为运输中转站,影响价格的因素比较复杂,2008年主要因素是国内 销区的需求都对价格的运行产生作用。
主销区广州黄埔:年波动范围1680--1910,作为我们玉米的主要销售区,黄埔的价格走势与玉米消费成正比,价 格高峰与消费高峰基本一致,影响因素复杂,年波动幅度巨大。
主销区四川:年波动范围1780--1900,价格主要在1860一线,相对主销区广州黄埔,四川的玉米价格比较稳定, 5.12地震后,玉米市场价格所受影响较小。这表明了,四川库存较为充足,总体需求平稳。
从2008年新玉米收购价格看,主产区吉林深加工企业玉米挂牌价1350-1400元/吨(11月26日),价格力有下调迹象 ;国家十月收储价为1500元/吨。
因素评价:国内外玉米重心下移,短期利空
三:期货与现货价格走势对比
图四:国内玉米期现比较
国内玉米期现比较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结合图四我们可见,在2008年,国内玉米现货价格走势与期货价格走势基本一致,在步调上也基本保持一致,但 七月历史最高位处,现货比期货略有滞后。2007年国内期货玉米指数最后交易日收盘1723,同时现货价在1600元左右; 至2008年7月11日期货指数达到历史最高1955,现货价在7月23日达到最高价1740元/吨;截止2008年11月28日,国内期货 玉米指数收盘1559,现货价也为1560元/吨;
2008年现货玉米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一:1月~~4月初,政策调控回落期,在2007年底及2008年初,国家为了控制玉米价格,作出了一系列的调控 政策,国内现货价也随着政策应声回落。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从1600元/吨回调至1550元/吨。
阶段二:4月~~7月底,年初南方雪灾,生猪受损严重,补栏时饲料消费增加;加上国内玉米受国际原油上涨的影 响,玉米价格一路上涨;大连港口玉米平舱价从1550元/吨,涨至7月底的1740元/吨。
阶段三:8月~~11月底,8月后,受美国农业部报告的影响,玉米现货价跟随期货市场下跌的;9月全球金融危机 暴发,现货玉米消费减弱,也跟随期货市场一路下滑。大连港口平舱价由8月初的1740元/吨跌至11月28日的1560元/吨。
期货与现货差异影响
图五:文华玉米指数与大连现货价格对比
玉米指数与大连现货价格对比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我们对文华大连期货玉米指数与大连玉米现货价进行对比,见图五:
从上图可见:08年前期货价格相对现货价格的差异在【110,300】区间。经过前期近6个月的稳定运行后,下半 年期货价格相对现货价格的差异在【250,-35】区间,而2008年最高点达300,最低点在-35;正常情况而言,玉米入库 验收极为严格,等级品质保证,期货较现货价应该有一定升水,升水应在50--120的位置较为合理;而2008年价差较为突 出,也表现出资金杠杆放大的作用。我们认为,期货指数高于现货价格在200以上的时候,多头压力增大。
仓单变化规律
图六:中国玉米注册仓单
中国玉米注册仓单走势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由图六我们来分析仓单与期货价格走势作比较:
国内玉米主要表现在生产季节性的差异上,由2007年和2008年的两次仓单增量时间来看,仓单主要生成时间段在 4月至10月间,此段时期玉米消费较大,陈玉米基本消耗完毕,而新玉米还未上市。供需出现断档的情况,从而转向仓单 需求。在玉米消费量大增的同时,期货价格也随着玉米的消费量变化。
四:美国玉米期货与基金持仓分析
图七:美国玉米期价与基金持仓对比
美国玉米期价与基金持仓对比图。(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我们从图七分析美国玉米与基金持仓情况:
截止2008年11月14日,基金在玉米期货持仓多单206,253;空单152292;净多53961占57.5%;持仓方向:基金 2008年里一直保持净多方向。至年底,净多比例有所减少。
从基金所保持的净多持仓数量看,11月份为最低,在53961,最高在1月份达349589;在7月份以前,多单数变化 不大,7月后,多单不段减少。
从头寸规模及仓位控制来看,基金能够实现快速调整。
因素评价:基金多头不断减少,玉米下行还有一定空间。
五:国内玉米期价分析
图八:大连玉米指数K线图
大连玉米指数K线。(资料来源:倍特期货)
1:K线图价格走势分析
由图八我们对2008年大连玉米指数进行分析:当前玉米主力合约为0905,各合约呈现近低远高排列,但价格相差 不大。近期各合约趋势势弱。
指数上,可分四个阶段:
A:由1月22日最低点1671与4月9日最低点1778两点连接形成上升趋势线支撑线。
B:玉米指数在1855--1940这间构成M顶,横向整理。
C:指数在1864--1718构建下倾楔形。
D:由10月20日最高点1714与11月25日最高点1614两点连线形成下降趋势线,成为下降趋势压力线。
从图上看,已经跌至布林下轨,而且已经破位,此位置需谨慎操作。
2:操作观点
2008年玉米由牛市转为熊市,在趋势行情中,连续出现了超涨或超跌的技术特征,不宜逆市操作,作为趋势行情 的基本认知。
就整体趋势分析:在2008年牛熊两个大的趋势中,在确定趋势后,等待机会入场。我们认为:上升趋势中,可参 考各均线指标及布林通道,确定点位进场;在下半年指数构成M头之后,就图形上,我们已经对后市作出了判定,下跌趋 势的来临。但在操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只是认同趋势的存在,更要注意把握正确的建仓节奏和资金管理。[FS:PAGE]
因素评价:就目前市场格局,后市期价在趋势上延续,进入低位弱势振荡,把握节奏,由于玉米在很大程度上由 国家政策调控,所以在价格走势上多注意国家政策面信息,投资者更要注意资金管理。
第三章:总结--后市观点
美国2008/09年玉米总产量降低,总消费量却增加,从供需格局方面看,美国玉米长期趋势利多,但由于2008年 全球受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年底玉米价格依然维持弱势格局,期价下行;2009年年初,玉米预计将会弱势震荡;到 第二季度后随着玉米消费的增加,玉米价格因供需格局而趋势扭转。
作为定价中心的美国,玉米期末库存逐渐减少,而市场消费也因为金融危机的影响减少;由长期图表我们认为, 玉米将步入一个新的循环周期,基金在此技术位表现谨慎态度;在趋势上,短期震荡下行建底,中长期局势扭转利多。
国内2009年度影响玉米价格的主要因素,还是在国内自身的供需格局,玉米的大量需求,出现较大的供需缺口, 将会出现利多扭转。
在2008年底国家收储中玉米价格控制在1500元/吨,现货价上,国家极力维护1500支撑位,但以目前国内玉米行 情走势,短期内价格上行压力非常大。
就区间,我们认为:2009年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将下探1400,上沿至1700的位置构建宽弧箱体。这个下探及上行过 程极为复杂,不单有市场作用,还有政策作用,因此需要我们谨慎稳妥的资金管理以及把握好建仓节奏。
综上所述:玉米在短期势弱,维持震荡格局,中长期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