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乍暖还寒 玉米缘何出现反季节走势?

2019-04-03 08:51:46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去年下半年,中国统计局对玉米数据做了重大修订,导致10月份USDA数据亦大幅调整。其中,玉米产量出现大幅调高,相应消费和库存亦调高,突显供给又重新回到宽松状态。在心理上,产生了严重的偏空效应。可以说,11月中旬大连玉米的大幅回落与此有关。

  

1.从库存/消费比趋向看

  

就农产品而言,库存/消费比是研判趋向的重要指标。一般而言,库存/消费比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市场价格处在上升周期。

  

从与历史表现看:

  

2016/17年度库存/消费比出现了下降,为87%。如此,直接导致了大连玉米在2016年9月30日触底反转,涨势呈现两波较强的上涨,最终在2017年的3月28日出现调整。

  

2017/18年度库存/消费比继续下滑,降至84%。如此,在2017年10月30日,大连玉米出现了一波强劲的季节性上涨,涨势延续至2018年的1月5日。另一轮上涨出现在2018年4月至9月,涨势长达5个月。

  

2018/19年度,我国玉米库存/消费比继续回落至73%。然而,至今为此,没有出现上涨;相反,从2018年11月中旬一直调整至2019年的2月下旬,出现了长达3个多月的跌势。其主要原因是:上一年度的两波上涨已提前透支了!

  

基于前面的分析,在余下的2018/19年度,其间或许有炒作天气行情,但真正驱动式上涨行情,还需要等待年底的秋收时节。届时,2019/20年度的库存/消费比还将进一步回落。

  

2.从产量和需求两方面数据看

  

产量方面:

  

因农业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我国玉米近几年播种面积没有像过去那样连年增长。如此,导致当前产量停滞不前。

  

据USDA数据,2016/17年度,我国玉米产量为26361万吨;2017/18年度下降了454万吨为25907万吨;2018/19年度再度下降147万吨为25733万吨。可见,产量停滞为“去库存”奠定了基础。

  

消费方面:

  

历史上,除了个别年份,我国玉米消费每年均呈现增长状态,即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可见,玉米消费的刚性增长是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的。

  

从表1看,2016/17年度我国玉米消费总量为25500万吨;2017/18年度增长了800万吨为26300万吨;2018/19年度又增长了1700万吨为28000万吨。

  

由此可见,产量停滞,而消费量不断增长;产不足需的缺口扩大,导致库存逐年下降。

  

据USDA报告,2018/19年度,中国玉米期末库存降至2.07亿吨。尽管库存下降,但这个数据还是偏大的,供给依旧充足。

  

结论与设想

  

从现状看,新玉米上市进入尾声,但中间商和港口库存依旧显示供给充足。因政策托市收购和国储延迟拍卖,安抚了羸弱中的玉米市场。因成本支撑,导致期价下跌空间有限,并呈现底部特征。

  

步入4月份,北半球进入玉米播种时节。按当前市场情况,中美玉米播种面积不会有大的增长,与去年持平甚至减少的可能性较大。如此,天气行情将在这一阶段展开。

  

此外,还有三方面利好呈现:中美贸易战的利空将得到释放;农户集中售粮结束,后期供给以贸易商、库存和进口为主;托市采购继续;同时,消费旺季来临。因此,玉米市场有望步入季节性反弹阶段,或持续至6月份前后。

  

6月份后,国储开启新年度拍卖,加上冬小麦上市,因而供给压力增加。此时,夏季消费进入淡季。另外,如果玉米生长状况正常,那么,收割压力亦将叠加在其上。因此,在第三季度,大连玉米市场通常以回落为主。这种状态一般会持续至8月底或9月初。

  

进入9月份,市场步入新的2019/20年度,玉米供求关系或重新呈现偏紧的状态。

  

这一结论将由几方面促成:产量停滞不前,变动不太;消费逐渐恢复,因生猪存栏步入景气周期;国储库存再度下降,扩大进口是未来的趋势。

  

在以上利多因素支撑下,叠加冬季的消费与采购旺季;尽管存在收割压力,但却是战略性建立多头的好机会。由于产需缺口依旧存在且扩展,因此,2019/20年度期末库存的下降必将引发玉米市场的价格重心向上跳跃。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