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讨论:猪贱伤农,养猪业如何才能跳出怪圈

2008-11-07 11:20:53来源:猪价行情作者:浏览:次 分享:

网友们一定还清晰地记得,2007年猪肉价格飞涨,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面对市场上肉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鼓励力度。就在人们对国家的优惠政策表示欢迎之时,也产生了对国家政策性鼓励所隐藏的“明年会不会出现‘猪贱伤农’”的担扰。眼下生猪出栏价格由年初的8元多一斤跌破6元一斤,怎能不为养殖户忧心忡忡?农民兄弟们如何跳出这个“一哄而上就跌,一哄而下就涨”的怪圈?

8月29日,上海宛平南路一家菜市场猪肉摊位的摊主在推销猪肉。据悉,目前上海市场猪肉带皮腿肉的报价为每500克13元,小排为每500克14元,比2007年同期价格平均下降20%。新华社记者 张明 摄

你是谁的呀: 近期生猪价格暴跌,养猪的农民开始亏损,猪贱伤农,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屠杀母猪的现象,而猪肉的价格却坚挺不降或微降,猪价暴跌的实惠进了谁的口袋?肉价似乎不由自主地又走上了恶性循环的老路,我担心明年的猪肉会不会像2007年那样出现暴涨呢?

大饼子公爵: 替养猪户们算了一笔账:一头仔猪养成200多斤的生猪,要吃掉1袋稻糠、4袋玉米(400斤)、1袋半稻糠(120斤,一袋80斤)。其中1袋稻糠需要70元,玉米以目前的8.5毛/每斤计算,4袋需要300多元,1袋半精料需要330元,共计成本700多元,加上刚买仔猪的300元,整体需要1000多元。每斤5元多的生猪,以可以上市的200斤生猪来看,也就价值1000多元,但是承包养猪场还需要几万元费用。每头猪大约要亏200块,以一位养殖户养300头猪,这样一来一下子就要亏损6万元。理论上讲,大生产有大效益,大型养殖户尚且如此,那些小型养猪户的日子恐怕更加不好过了。[阅读全文]

景志强: 当市场价格和政府鼓励左右了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时,在政策引导和利益冲动下,发展生猪养殖的无序与盲目将不可避免。从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来看,正是这种生猪市场供应的增加,让农民饲养生猪的收益下降,进而产生“猪贱伤农”的情况。

徐怀若谷: “猪贱伤农”可是“大事件”。猪肉价格偏低,农民辛辛苦苦地喂养,最后不但不能增加收入,有可能还要赔钱。这样就严重挫伤了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致使生猪的存栏头数减少,造成全国范围内的猪肉供应紧张,猪肉价格因此一路攀升,并很可能以此为导火索,引发农产品包括粮、油、蛋、菜等价格的连锁上扬,对治理通货膨胀十分不利。

生猪收购价持续跌下去,势必会影响农民养猪的积极性。记者宋国强摄

欢乐一生: 粮肉关系民生,光靠市场调节远远不够。例如养猪,如果单从市场情况来看,肉价的上涨已经引发了大规模的养猪潮,结果自然是人们有肉吃了,但受损的却依然是养殖户。如此下去,此行业会堕入又一轮的恶性循环中。因此,国家的治理思路应基于粮食最低收购价的先例,推行猪肉最低收购价政策。让老百姓吃得起肉的根本办法还是要让养殖户得到他们应得的利润,否则一切都是空谈。而在这方面,国家推行最低肉类收购价应该是个可行的方法,这会培育养殖户的信心和实力,从而形成一条不断的产业链环。

话不在多: 我们要避免一些人盲目发展,无序增加养殖量,防止供求失衡和“猪贱伤农”的事件出现,这需要加强管理和调控。市场本身就有一定缺陷,它不能自我调节并使供求完全平衡,因此,在生产中应辅以管理调控,最大程度上使供需趋于平衡,以防价格有大的波动,增加风险。另外,我们发展生猪生产,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因此食品安全问题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天使1103: 政府补贴并不是“万能丹”,它的副作用就是大家都急于挤入养猪这一行业。目前养猪模式的百分之七十还停留在散养状态,农户养猪自发性、盲目性较强,缺乏宏观管理和指导,加上补贴政策缺乏细致的调控,其结果是一哄而上,导致猪肉供应大大增加,价格大跌,农户亏损,影响其积极性,进而影响到生猪生产,政府为了平抑价格又追加补贴……一个恶性循环就是这样形成的。

由此看来,政府补贴政策的作用实际上是有限的。当务之急应该是政府在生猪收购价格上予以保护,让农户吃上一颗定心丸。[阅读全文]

艾宾浩斯: 生猪价涨时,猪肉涨价了;生猪价跌时,猪肉没怎么跌。这当中的利润估计大部分都被肉贩给赚走了,亏的是养殖户,苦的是消费者,因此必须严控中间环节,不能给肉贩轻易攫取过大价差的机会。

最长的一码: 农民兄弟们在生产中遭遇的最大瓶颈在于相关科技知识的欠缺。比如,若没有足够的养猪知识和掌控信息的能力,他们只能依靠国家政策信号和一些没有正规来源的“软消息”,凭借朴素的生活经验,增加存栏数量,而后增加收入。这种生产方式始终是被动的,很难跳出“一哄而上就跌,一哄而下就涨”的怪圈。

帮助桔农需要政府媒体消费者共同努力

跳起来投篮: 在经济活动中,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干预市场行为已经获得了合理性和合法性,毕竟人类社会缺少了“公平”一翼的翅膀飞不起来。但现实情况是,政策常常都会滞后于市场。因此必须把握在经济活动中已经演绎了无数次的规律性实质,并将其制度化,尽力减少重复成本。坊间对政府政策有了稳定的预期,才不会每每被一个市场信号挑拨地惊呼“狼来了”。

我要发大财: 我国农民的人数和力量出奇地不对称,且处于某种“惰性”的原子状态,这与我国大部分地区尚处于传统农业阶段脱不开干系。没有现代科技的支撑,传统农业即使吸纳再多的生产要素也无法增加最大产出,经济状态的相对下滑导致其在社会生活的各种话语权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削弱,蛋农、橘农、肉农不是都遭受过历史车轮的反复倾轧吗?由此可见,“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尤为重要,但首当其冲的应是为我国农业注入现代科技和管理的因素,激发数亿农民兄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最长的一码: 橘子有虫了,果品饮料类企业受到冲击;原奶里添“东西”了,乳品类企业受到冲击;生猪出栏率下降了,肉制品企业受到冲击。由此可见,一旦提供原材料的源头出现问题,整个产业链无法不被波及。只有让身处金字塔底部的农民心里踏实,整个行业才能稳得住。

哈哈一笑: 现在经济打得都是“信息战”,即使是农业也概莫能外,但农民的生活环境相对闭塞,缺乏可靠且丰富的信息源来指导自己的生产活动,反应滞后或过激也就在所难免了。地方政府应加强对有关农业生产信息的披露,如各种农产品和化肥的市场价格等,让农民兄弟心里有一本“明白账”。

又到“猪贱伤农”时

“五块七一斤”,河北省滦南县柏各庄的养猪大户念叨着刚才猪贩子的报价对记者说,“照这个价,我的300多头猪,每头要亏200块呢!”年初猪价还在疯涨,而从5月份开始,生猪收购价只用了5个月就跌破6元一斤。受去年以来生猪价格上升过快影响,各地生猪存栏和出栏数增加,导致供大于求。一些养殖户预备减少生猪存栏,并有了杀掉母猪的念头。(11月3日南方网)

2007年猪肉价格飞涨,拉动了物价指数的上涨,面对市场上肉价快速上涨的势头,国家加大了对生猪生产的扶持鼓励力度。就在人们对国家的优惠政策表示欢迎之时,也产生了对国家政策性鼓励所隐藏的“明年会不会出现‘猪贱伤农’”的担扰。眼下生猪出栏价格由年初的8元多一斤跌破6元一斤,“猪贱伤农”的境况就在眼前。

当市场价格和政府鼓励左右了农民发展生猪生产的积极性时,在政策引导和利益冲动下,发展生猪养殖的无序与盲目将不可避免。由于生猪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从母猪受孕到生猪出栏,最快的只需120天时间。2007年下半年加大的母猪存栏量催促了仔猪量成几何数的倍增,放量增加之后,导致了肉猪周期性的大量涌市,而肉猪涌市的直接后果,就是生猪收购价的下跌。从现在的生猪收购价来看,正是这种生猪市场供应的增加,让农民饲养生猪的收益下降,进而产生“猪贱伤农”的情况。

根据以往的经验,当生猪市场供应价出现高涨,影响到居民生活和物价总水平时,政府就会以政策性优惠来引导农民发展生猪生产;而当生猪收购价格出现回落,市场上供大于求时,政府则很少以保护价的形式来保护农民的养猪收益。这是因为居民对肉价上涨感受的传导,能够迅速由市场传达到决策层,而农民养猪不赚钱甚至亏本的信息传导相对较弱。由于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加上政府对城乡居民的政策性偏差,使得农民处于相对弱势的境地,这也是生猪生产波动性较大的症结所在。

眼下,市场上生猪供过于求,如果我们不能在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上采取“两头兼顾”的方法,即在市场猪价上涨时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多养猪、快养猪,以满足市场需求,起到平抑物价的作用;在市场猪价下跌时帮助农民,把养猪的损失降到最低点,那么“猪贱伤农”将不可避免。而农民在遭受损失和伤害的同时,市场供应也将随着生猪存栏量的下降,再次出现猪肉价格的上涨。如此恶性循环,受到损失和伤害的除了农民之外,城镇居民也将受到波及。因此,当务之急是政府适时推出生猪收购保护价格,以稳定生猪市场,保护农民养猪积极性。

新一轮“猪贱伤农”恐会引发下一轮猪肉高价

猪仔4元多一斤 猪肉9元一斤

本报保定电(记者郭志昆)就在人们还对去年猪肉价格轮番上涨记忆犹新时,猪仔和猪肉价格又悄然滑向了谷底。广大农村养猪户呼吁,如果相关部门不及时出手,改变这一现状,那么下一轮的高价猪肉就会很快到来。

一年内猪肉猪仔降价2/3

去年猪肉价格最高时,保定地区的城市和农村猪肉价格卖到15元一斤甚至更贵,当时五六十斤猪仔的价格也达到了每斤15元左右。最近,记者在曲阳、定州等地了解到,今年以来,猪仔和猪肉的价格一直在下滑。曲阳县石桥头村的一位养猪户告诉记者,现在五六十斤重猪仔的价格已经降到了每斤4.2~4.3元,而且还卖得很不好,许多养猪户都把母猪给处理掉了,从此不再养猪。[FS:PAGE]

据了解,当地市场上猪肉的价格也跌落到每斤9元左右,如果照这样下去,母猪和成猪的存栏数以及新增猪仔的数量都会大幅下降,很快就会影响到市场供应链条,明年很可能会出现新的猪肉大幅度涨价的现象。


把小猪仔养大了反而赔钱

定州市油味村的一位养猪户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猪仔最贵时他购进了一批,价格在每斤20多元,每头猪仔花去800~900元。现在把猪养到了200多斤,生猪的价格却滑落到每斤6元多一点,算上饲料和人工,不仅不能挣钱,反而还要赔上一笔钱。很多养猪户反映,去年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时,养猪户并没有多赚多少,今年猪肉价格下降,却让养猪户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记者了解到,保定地区农村的养猪户今年大多赔了钱,无论是用母猪育仔,还是把猪仔养成成猪,都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局面。然而,即使这样,养猪户也不容易把家里存栏的猪仔或成猪卖出去,只能每天极不情愿地继续喂养。

应让生猪和猪肉市场回归理性

10月21日,记者在保定市北海沿菜市场了解到,猪肉的价格为每斤9元~9.5元,比去年价最高时降了很多。去年猪肉价高时,很多市场变得“舍不得吃猪肉”,改用其他种类的肉和鸡蛋替代,而现在的猪肉价格市民都能接受,市场供应充足。但是,市场很难一直维持这个水平,如果不改变市场大起大落的局面,明年猪肉涨价几乎成为定局。

市民呼吁,政府有关部门应及早采取措施,进一步增加对养猪户的补贴,包括关于能繁母猪的补贴,批量采购生猪或猪肉,以使生猪、猪肉和猪仔的价格回到理性的位置。当市场上出现猪肉大幅涨价的时候再投放市场,保证群众吃上价格合理的猪肉,也让养猪的农民受益,使整个市场回归到科学和理性。

碧翰烽: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农业这个行业本身相当脆弱,风险到底有多大?自然灾害的风险、市场波动的风险、还有食品安全的风险和谣言的风险,这每一个风险的背后,最脆弱恰恰都是我们的农民,这一最无奈、无助的群体。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