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5月全国CPI降1.4%,吉林省降1%,PPI全国降7.2%,吉林省降6%;CPI下降为何与感受不同?
PPI、CPI走势对比
-2.0
%-4.0
%-6.0
%-8.0
%-10.0
%-0.0
%2.0
%4.0
%6.0
%8.0
%10.0
%12.0
%10
8.8
10.1
9.1
6.6
2.0
-1.1
-3.3
-4.5
-6.0
-6.6
-7.2
-1.4
-1.5
-1.2
-1.6
1.0
1.2
2.4
4.0
4.6
4.9
6.3
7.1
主要商品价格走势
居住类
下降4.8
%2.0
%1.0
%0.0
%-1.0
%-2.0
%-3.0
%-4.0
%-5.0
%-6.0
%食品类
下降0.6
%衣着类
下降2.3
%烟酒及用品类
上涨1.4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5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
上涨0.9
%交通和通信类
下降2.3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
下降0.8
%“怎么油、粮、菜、果都在涨价,CPI(消费价格总水平)指数反而一降再降呢?”昨日,看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CPI指数后,家住长春市湖光路附近的居民王刚纳闷不已。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份CPI、PPI(生产者物价指数),CPI同比下降1.4%,PPI同比下降7.2%。CPI已连续4个月负增长,PPI已连续6个月负增长。像王刚一样,许多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感觉除猪肉外,其他商品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甚至有些商品二季度以来始终在涨价。人们的感受为什么与数据矛盾呢?
猪肉降价影响CPI走势
“事实上,近几个月猪肉价格的下降掩盖了其他食品价格的上涨。”昨日,省内统计部门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加之去年翘尾因素的作用,所以,普通居民现在感受到物价的实际上涨与CPI指数下降成为一对矛盾。
其实,猪肉对中国的经济来说,绝不仅仅是餐桌上的一道菜肴。在中国CPI的构成中,食品价格所占比重约为1/3,是影响CPI变动的主要动力,而猪肉在食品类别中的权重至少在10%,更是影响指数走势的关键。所以,猪肉价格的下行决定了CPI的走势。5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下降0.6%。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5.5%,单猪肉价格一项,下降幅度就为32.0%。
商品权重比例备受质疑
对此,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金兆怀表示,CPI商品构成和权重比例早已备受质疑,因为,中国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不断降低,因此,现在猪肉在CPI所占权重过大导致了数据的失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家对宏观经济走势的正确判断。
经济回暖尚需时日
对于中国经济是否已经回暖,一直以来市场分歧较大。昨日,5月份CPI与PPI降幅继续收窄,表明中国经济仍处于通缩状态,离实际转暖有一段距离。对此,国泰君安证券宏观策略研究员翟鹏表示,CPI的下跌主要是食品权重过大和受猪肉价格同比大幅下挫影响所致;PPI的跌幅略大,主要是生产资料的过剩导致。就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回暖尚需时日,通缩风险已大大降低,通胀风险虽未到眼前,但值得注意。预计今年上半年,CPI与PPI将一直保持负增长,从三季度开始,CPI会有所变化,到四季度,CPI有望由负转正。同时,中国经济的回暖应该是逐渐的、温和的,经济转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中国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增加需求,刺激需求,而在这个前提下,宽松的货币政策近期不会发生改变。
我省数据――――
我省5月CPI同比降1
%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5月份我省CPI同比增长-1%;1―5月累计为99.4%,同比增长-0.6%。同时,我省5月PPI同比增长-6%,1―5月累计为94.5%,同比增长-5.5%。
观点碰撞
摆脱低迷主要取决于国际形势
――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祁京梅
5月份的CPI和PPI仍然延续下行的态势,说明整个经济形势仍然很严竣,尽管近期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上涨,但缺乏实体经济的支持,估计主要是宽松的流动性推动,且目前没有完全传导到国内。
从政策取向看,中国政府出台的政策力度也比较大,但因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越来越强,尤其出口下降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很大,因此中国经济能否摆脱低迷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国际形势,“今年保八的难度从目前来看比较大。”
货币政策可能微调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
CPI与PPI已经到达底部区域,下降空间不大。预计货币政策今年年内应该不会有大的调整,顶多是微调,更多的可能是静观其变。
下半年去通缩弱化趋势将很明显,通缩不断加剧的过程已经结束。预计年底时候CPI将回到正区间,PPI最迟明年初回到正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