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把握猪肉价格的涨跌趋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2011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纷至沓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蓝图日渐清晰;2012年,产业转型升级必将迈出更加铿锵的步伐,进入更具实质性的操作阶段。传统行业期待新生,新兴行业孕育崛起。展望2012,行业风云变幻,谁将傲立潮头?值此岁末,特奉上此组报道,旨在深入挖掘养殖、环保、新材料等九大行业的运行趋势及亮点,与读者一起拨开产业更迭迷雾,把握行业发展脉络。
猪粮安天下,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生猪养殖和宏观经济都深陷“猪周期”,“一头猪拱伤宏观经济”可谓一语中的。探寻生猪供需的深层次因素,把握猪肉价格的涨跌趋势,无论对于生猪养殖业还是整体宏观经济来说,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受成本增加、环保约束、疫病频发“三重门”影响,未来生猪供给将受到约束,而猪肉消费则呈刚性,中信证券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预计,猪价重心中长期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毛利率正走出长期曲线的谷底,掉头向上运行,未来3年~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
,引起了生猪生产下降和价格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生猪业的健康发展;而去年的疫病则对今年的生猪供给造成了很大影响。“散养户越养病越多、死得越多,所以一般人不敢养,从而被迫退出。”
养猪业的难点是病,并预计明年春季的疫病会比较多。据业内人士分析,冬春期间发生疫情的概率比较大,因为疫病与气候的关系比较大,气候异常如变冷等将可能引发疫病。
2011年7月1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专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确定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强调要加强生猪公共防疫体系建设,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小区的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费用每头补助80元,将因防疫需要而捕杀的生猪补助标准由每头600元提高到800元。
不过,在一位券商农业行业分析师看来,目前政府在这方面的补贴政策是存在问题的,即对感染疫病的生猪捕杀的补偿低于实际资产的重置价格,这会导致瞒报疫病,从而不利于对疫病的统计与防治,进而不利于准确判断生猪市场的供给状况。
毛利率水平迎来向上拐点
由于生猪养殖受到以上诸多条件的约束,散户加速退出,加之消费需求呈刚性,中信证券农业行业首席分析师毛长青认为,未来猪价重心将呈趋势性上移,生猪养殖行业毛利率水平正走出长期曲线的低谷,掉头向上运行,行业景气处于周期性上升期。
“目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在经历日本1990年代初期的变化。尽管明年春节后猪价可能会进入下跌通道,但总体来看,猪价中长期将呈上升趋势。”毛长青对记者如是说。
行业毛利率决定于产品供需关系和行业竞争格局,中国生猪养殖面临的资源禀赋和消费特征与日本具有可比性,一方面供应都受到土地、粮食等农业资源紧缺的约束;另一方面,中日两国的猪肉消费比重都比较大。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猪肉需求增速达10%~15%,行业毛利率高;而到了1980年~1989年,需求增速放缓至3.65%,规模化养殖比重不高,毛利率下降;1990年后,规模化养殖比重提高至60%以上,毛利率上升。
在中国,1995年以前,猪肉需求呈高增速长,约在6%~10%之间;1996年~2007年需求放缓、以散养为主;2008年以后,需求增速又呈3%左右的刚性增长,规模化养殖比例上升至2010年底的66%。
我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毛利率由低向高的拐点,未来行业竞争格局将成为毛利率水平的主导因素,毛利率将跨过拐点向上运行。
在此背景下,目前中国生猪养殖行业产能正在向大规模养殖企业集中,龙头企业产能将快速扩张,目前其利润增长也主要依赖规模扩张。
预计,未来3~5年,我国生猪龙头企业产能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30%。目前,相关龙头企业如广东温氏集团、雏鹰农牧等正在快速扩张。
不过,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的报告强调,规模化发展需要适度推进,其原因在于规模化养猪和使用引进品种都百分之百使用全价配合饲料,如果规模化发展速度过快,将不能与玉米和小麦的增产保持基本同步,进而对目前已经偏紧的玉米、小麦生产和饲用供应产生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