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嗜水气单胞杆菌引起猪的新的传染病。临床以腹泻为主证的败血症为特点、病理上以消化道广泛出血为特征。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为G-粗短杆菌,广泛存在于淡水和海水及含有机质的淤泥中,常存在鱼虾和爬行动物体内,是侵害鱼类、两栖类动物的病原菌。所有有关家畜的传染病方面的书籍中都没有这个病,可近几年来,由于有些地方干旱,供水不足,用带菌塘水喂猪,而引起本病的发生。
【流行】
主发生于旱年的枯水季节;以断奶不久的仔猪为多,
【症状】
吃含菌塘水后15天开始在刚断奶的、且体质较弱的猪先发病,以后扩大到全群体重在
【病理变化】
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小结肠呈弥漫性出血,盲肠和大结肠内容物呈污红色液状。肝紫红色,表面有众多小米粒大的白色坏死灶,脾肿大。心、肾、肺大多变化不大。
【治疗】
(1)长效抗菌剂注射液,每头每次5ml,肌内注射,每天1次,连注4次。
(2)庆大霉素24万、地塞咪松5mg、维生素C5ml,混合肌注,每天2次,连注3~4天。
中国保健养猪网原创,转贴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