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宰场肺部病变评分法是生长育肥猪慢性肺炎的一种重要的回顾性诊断方法。本研究利用该法对华东地区某规模化猪场上市猪群的支气管肺炎与胸膜炎的病变程度进行了评估,以期全面了解慢性肺炎在该农牧公司生长育肥猪群的感染状态与严重程度以及当前所采取防控措施的有效性,为制定与调整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动物的选择
2011年4月从该公司杜洛克、长白、大白、长大、地方猪等五个品种的同批次上市猪群中随机挑选试验猪只,每个品种6头,共计30头。在猪只屠宰前,对本批次猪只在生长育肥阶段的临床表现、生长成绩及疫病防控策略进行调查记录。在猪只屠宰并编号后,将肺脏整体运出,以待评估。
1.2 评估方法与标准
①支气管肺炎评分方法[2]:如图1所示,根据各肺叶的体积占整个肺体积的比例对各个肺叶定义分数:左尖叶(5%)、右尖叶(6%)、左心叶(7%)、右心叶(9%)、左膈叶(32%)、右膈叶(36%)、副叶(5%)。然后依据各肺叶肉眼所见的实变组织的表面积占该肺叶表面积的比例计算该肺炎的得分。例如:右尖叶(总分为6%)有50%的表面积出现实变,那右尖叶的实变评分为3%;然后将各个肺叶的实变得分相加求和,并根据表1的判断标准进行评级。
根据以下计算公式计算具有肺实变的猪只比例、严重肺实变的猪只比例及肺部实变平均得分等三个参数,以评估支气管肺炎在该猪群中的严重程度。
具有肺实变的猪只比例=肺脏具有实变的猪只数目 / 被评估猪的总数;
严重肺实变的猪只比例=实变评级在4级与5级的猪只数量 / 被评估猪的总数;
平均肺评级=各肺的评级数的总和 / 被评估猪的总数;
② 胸膜炎的评价方法[3]:依照Vincent所述的屠宰场胸膜炎评估系统(Slaughterhouse Pleurisy Evaluation System [ SEPS ])方法进行。依据胸膜炎粘连是否存在,存在的位置、范围及严重程度对其评分,分为0~4个等级(参照表3)。
2 结果
屠宰前的临床症状调查中并未发现在猪群生长育肥阶段有明显的咳嗽、腹式呼吸等症状。但肺脏却呈现不同程度(表3)实变(如图2)或粘连(图3)。
从支气管肺炎评分结果看(表4),轻度支气管肺炎(0级与1 级)约占上市猪的80.0%(25/30),中度支气管肺炎(2级与3 级)占上市猪群的10.0% (3/30);严重支气管肺炎约占上市猪的10.0%(3/30)。被评估猪只中66.7% (20/30)的肺呈现肺实变;支气管肺炎病变平均评分为1.13。73.3%的被评估猪只呈现不同程度的胸膜炎,约16.7%(5/30)胸膜炎较严重(评分为3分与4分),胸膜炎病变平均评分为1.43。
3 讨论与分析
当前我国生长育肥猪慢性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生产成绩(采食与饮水量、料肉比、日增重等)、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测(病原学检测与抗体监测)等方法。屠宰场肺脏病变评估的报道与应用较少。而美国、法国、丹麦等国家多年前已将屠宰场肺脏病变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慢性肺炎回顾性诊断方法[4],用来评估生长育肥猪肺脏的健康状况及所采用的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特别是在支原体肺炎的防控效果评估中被广泛应用。该法具有操作简单易行,执行成本低且可进行连续性监测等优点,但也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需对评分人进行统一培训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且目前行业内对病变评分标准上也尚未达成一致意见。常采用5分制[2]、24分制[4]、55分制等标准。
本研究所使用的支气管肺炎病变(肺实变)评分是依据各肺叶肉眼所见的病变组织的表面积占该肺叶表面积的比例,而未考虑肺组织内的病变状况。因为据Hurnik等人研究发现:肉眼表观病变观察结果与对实变组织进行称重计算所得结果具有高度相关性[5]。
支气管肺炎与胸膜炎均属于大体病理变化描述。其与病原间并非严格的对应关系。从病原学角度来看,引致支气管肺炎(肺实变)的因素包括肺炎支原体、巴氏杆菌、链球菌等,以肺炎支原体的感染最为常见,实变部位主要在尖叶、心叶。而引致胸膜炎的因素依据发生部位与形态的不同有所不同[3],一般认为,尖叶与心叶间的粘连较轻微,多由肺炎支原体与巴氏杆菌等感染所致,对肺脏的呼吸功能的影响较轻微,而膈叶的胸膜炎病变多因传染性胸膜肺炎的感染引致,偶尔也由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等感染引致,对肺的呼吸功能影响也较严重[3]。据Pichai Jirawattanapong等人[6]的屠宰场肺部评估发现:45%的肺具有胸膜炎病变(评估968只肺, 435只有胸膜炎),其中22例肺分离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而55例肺分离出巴氏杆菌,未能确定导致胸膜炎的主导病原菌。
从本次评估结果看,有66.7%的被评估猪只呈现支气管肺炎病变,10.0%的猪呈现严重的支气管肺炎;73.3%的被评估猪只呈现不同程度的胸膜炎,16.7%(5/30)胸膜炎较严重。慢性肺炎感染比例较高。Raphanaphraiwan等人[7]报道,泰国屠宰场肺部评估中,支气管肺炎的发生率(共831例)为6.81% ~96.08%,平均为58.19%。胸膜炎的发生率(共443例)为0%~84.44%,平均为31.02% 。本研究与其报道的肺脏病变评估结果基本一致。但根据屠宰前猪群健康状况调查,本猪群在生长育肥阶段未呈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死亡率也较低。说明本猪群的肺炎属于慢性亚临床型。虽临床症状看似轻微,但试验已证实[8]:肺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与其对经济效益的影响呈正比,肺炎病变可导致猪只的生长速度降低2%~25%。
本次屠宰场评估时,曾对被选猪只的萎缩性鼻炎发生状况进行过评估(结果另文发表[9])。结果表明:50.0%(15/30)的被评估猪存在不同程度的鼻甲骨萎缩,10.0%(3/30)鼻甲骨萎缩严重。但遗憾的是,由于编号时未将猪只编号、鼻腔编号与肺脏编号相统一,无法分析萎缩性鼻炎的感染程度与肺炎发生状况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发现不同疾病之间的互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