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物价部门监测显示,江苏省精瘦肉每500克从1月底的13.42元跌到2月底的12.57元,到3月底的11.86元,再到4月的11.50元,累计降幅达14.31%。猪肉价格已跌回两年前的水平,大量生猪养殖户正走入养猪无利可图的困境。
猪肉价格还未触底
根据南京市价格监测部门提供的数据,南京市场的猪肉价格2008年4月开始回落,到今年1月已持续回落9个月,尽管有春节等拉动因素,但猪肉价格在攀上阶段性高点后,便一路下行。
据业内人士分析,每年的3月~10月都是猪肉消费淡季,这是导致目前价格下滑的原因之一。南京市沙洲兴旺屠宰场的负责人说,今年猪肉价格下跌的原因主要是货源充足,市场消费量没有增加。由于2007年猪肉市场的高价与国家对养殖行业的补贴,使生猪养殖户猛增。由于不少养殖户,特别是散养户缺乏对市场基本分析的能力,只是一味地盲目补栏,以致供过于求。
据了解,由于生猪扶持政策等因素的作用,江苏省生猪生产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生猪存栏和出栏明显增加,3月末,生猪存栏1680万头,同比增长11%,累计出栏生猪940万头,同比增长16%,这预示着能繁母猪增长过快,产能过剩,将造成今年二季度子猪、生猪过剩。
价格逼近盈亏临界点
“最近猪肉越来越便宜了。”在南京市豆菜桥市场买菜的柳女士对笔者说,“过去买五花肉的价格,现在都能买到精瘦肉了。”
然而,猪肉价格走低,带来了生猪、子猪价格的大幅滑落,渐渐逼近养殖户的心理底线,大量生猪养殖户叫苦不迭。
“生猪收购价要是再下跌,我打算把家里的13头肉猪都给处理掉,每天都要喂料,亏不起这个钱啊。”睢宁县庆安镇河西村村民王志刚正为自己养的猪发愁,猪肉价格连续数周持续下降,让这位养了6年猪的养殖户吃不消。他告诉笔者,今年春节前后,他饲养的生猪出栏价曾接近每50千克800元,现在最高只能卖到每50千克530元,“500克猪肉的饲养成本在4.8元左右,除去卫生防疫、人工成本和其他开销,现在能保本不亏就算不错了。”王志刚说。
据统计,目前江苏省生猪收购价格在每50千克500元上下浮动,比去年最高价格下降近40%。“当前生猪价格下跌,生猪养殖企业和饲养户只能保本甚至亏损。”江苏省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处长宋晓春表示,生猪养殖效益越来越低,可能再次挫伤农民养猪的积极性。
如何系好“市场安全带”
“目前猪肉价格的波动对合作社的正常生产并没有太大影响。”宜兴市坤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杜小坤说,由于合作社的“坤兴”牌优质生猪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且被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不少大型超市都与该合作社有订单合同。“现在合作社规模饲养的生猪成本每500克为4.5元,比周边散养户的成本低了近0.3元,而我们每500克猪肉的价格是5.7元,又比周边普通散养户高了0.3元~0.4元,里里外外算起来,合作社的生猪出栏价比周边普通散养户的生猪出栏价每100千克高出70元~80元。”
据杜小坤介绍,虽然与今年春节期间相比,一头100千克的生猪少赚了440元,但在目前,一头100千克的猪还是能给合作社带来220元的毛利。“减去人工费用、卫生防疫和杂项的开支,一头100千克的生猪还是能获170元的纯利,因此,规模养猪还是有利可图。”
占据生猪养殖近一半比例的普通散养户如何应对猪肉价格下跌不止的困境?专家提醒广大散养户,要注重饲养生猪的品种、质量,并加强生猪养殖过程中的卫生防疫和疾病预防,减少死猪率对生猪养殖成本的冲击。
“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生猪品质,是我多年的养猪经验。”响水县大有镇黄海农场的徐洪兵对笔者说,“我都是自己给猪配料,成本和质量都能得到保证;在卫生防疫上也不能放松。虽然在饲养成本上比不过规模养殖场,但是从质量入手,树立口碑,也能卖出好价钱。”近年来,徐洪兵养的猪,猪肉口感好、肉质香,因此价格也比别人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