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低碳养猪 低成本高收入
2010-03-22 10:26:06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猪粪就地循环利用、基地辐射20万农户、出产全川最优质的生猪——
高金丹育猪场:新兴生猪养殖蓝本
“这个猪食槽不能宽度不够,否则猪儿吃食时要撞到头部……”“圈舍建造一定要按照标准进行……”3月11日,唐家乡东山村,在省科技厅、省农办的率领下,来自川农大、川大、成都大学、省畜科院等高等院校的三十余名专家,走进了位于该村的高金丹育猪场,并深入到该猪场按照丹麦养猪工艺技术模式带动的农户家里,细致地指导标准化生猪繁养技术。
作为我省去年启动的8个科技创新产业园示范项目之一,高金实施的优质生猪产业发展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科技项目已将近1年,如今,作为这一项目的载体,高金丹育猪场及其带动的养猪农户,已经初现生猪养殖标准化效果。在高金公司丹育猪场实地调研的省科技厅副厅长韩中成感慨地说,我们要集中各方力量,把丹育猪场作为全省生猪养殖的最高水准基地进行建设,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生猪养殖的示范基地和蓝本,推动全川生猪产业发展!
住乡间别墅 听轻音乐
这儿的猪儿好安逸
传统意义上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脏乱猪圈形象,似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错落有致、干净整洁的“别墅猪场”。走进高金丹育生态养猪场,放眼望去,臭味、污水丝毫不见踪影,妙曼的轻音乐,整洁错落的标准猪舍,俨然一栋栋乡间别墅。
有人开玩笑说:“这儿的猪儿比人还住得好哦……”一阵阵笑声中,高金公司副总赵勤认真地介绍着:“不仅住得好,连喂养系统都是最现代化的。这里有最先进的TMR搅拌自动喂料系统、全自动温控系统和通风系统,这是整个生态猪场的三大核心系统。”赵勤津津乐道地介绍着自家的猪场俱乐部,“猪场主要生产工序完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喂料、饮水、温度、换气等全由电脑自动控制。”
“这是一个集中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就是要攻克生猪产业链各环节关键技术,构建完整的技术体系,推动产业链的高效运转,为我省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赵勤对记者说。截至目前,高金公司已引进优质祖代种猪1200多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绿色优质生猪养殖孵化示范基地,并成立1个专家大院、1个养殖技术培训中心、1个检验检疫实验室和6个规模化示范养殖小区。同时,高金公司还根据市场需求,创新了养殖方式,开发“乡土猪”,在果林以及树林等地方散养生猪,以及绿色玉米的养殖,保持猪肉的风味。
公司农户利益捆绑
带动农户致富
同样与之匹配的是高金公司根据该项目的实施,配合船山区已在唐家乡建成了3个丹麦猪规模化养殖小区。
“怎样实现带动农民致富?”韩中成抛出这样一个核心问题。
“已经发展了1000多户,每户的规模都在50—100头,我们把这些养殖户分为6个小区。以猪场所在的东山村为例,这个小区共有360户养殖户。”赵勤介绍说。“我们还与这些农户签订了协议,我们提供仔猪、养殖技术等,由农户在公司的指导下进行标准化养殖,连猪舍都是按统一标准修建的,只有这样才能绝对保证这里出去的生猪是最优质的。”
“怎样确保农户致富呢?”韩中成问。
“由公司派出管理团队统一管理,高金公司养殖事业部牵头与这些农户签订合同,组建一个生猪养殖新公司,由新公司负责将投入品(猪种、饲料、药品、水电、资金利息、保险费、公共劳务费用等)分算落实到各户,销售时公司收回投入品的成本,利润进行分配,公司占15%,5%作为公共事业维护基金,80%归养殖户。”赵勤说,我们初步算了一笔账,按照1户养殖100头生猪计算,最好的收入1年可以达到6万元,最差的也可以达到3万元。
“很了不起啊,还要扩大规模。”韩中成说,这样的带动模式不仅要在唐家乡,遂宁周边的区县也要覆盖,直至走出遂宁在全省推广。
猪粪就地利用 饲料就地供应
种养殖业“互惠互利”
为了达到无污染、节能增效的目的,丹育猪场圈舍内的环境控制系统综合采用世界各地先进的工艺技术,在疫病防控上采用全进全出工艺,在种猪区采用丹麦“液泡粪”粪污处理技术,粪便污水经过储藏发酵后,用于周围的有机、绿色种植,真正实现了零排放绿色生态养猪。
看着这么好的资源,唐家乡也开动了脑筋。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在丹育猪场附近引进的有26家蔬菜基地,这些基地以后的肥料将全部通过管网灌溉,全部用上丹育猪场的原生态农家肥。同样,丹育猪场的饲料也将在当地的玉米基地、蔬菜基地采购,保证这些饲料的“绿色本色”。
高金公司还在猪场周边种植了近300亩巨桉速生丰产林,并结合周边3000亩蔬菜种植地,采用生态循环的原理,建立猪—沼(肥)—林(菜)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模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为用生态循环的方式治理养殖污染提供了范例。(记者 姚波)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