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南宁一垃圾场遍布“垃圾猪”

2010-06-30 16:21:08来源:网络作者:浏览:次 分享:

  附近的养猪户们从大堆的垃圾中搜寻着可以喂猪的东西,就像寻宝一样。捡来的垃圾被煮熟喂猪。吃垃圾长大的猪,被称为“垃圾猪”。

  这个垃圾填埋场附近遍布着上百家类似的养猪场。养猪户们称,要从垃圾填埋场捡拾垃圾,每半年须向垃圾场交700元。

  捡垃圾养肥“垃圾猪”

  6月10日下午,养殖户莫刚(化名)扛着不停滴水的编织袋从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回来,袋子里装满了翻找来的喂猪料。他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入一口大锅———西瓜皮、残羹剩饭和杂草等。倒完一袋,他又去不远处的三轮车上扛第二袋。5袋喂猪料卸完,大锅已满。这时,妻子从房屋内走出来,向大锅里放满自来水,再把从垃圾场捡来的衣物、木板和橡胶轮胎片等塞入灶中,生火,转眼间黑烟从烟囱喷出。

  莫刚是南宁市良庆区新村人。两年前,他和一些同村人在这里租地建起了养猪场,依靠垃圾场的垃圾喂猪。他说:“这里的养猪场数以百计,多数都是新村人建的。”

  下午5时多,记者从五象大道转向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方向,扑鼻而来的酸臭味,令人难以忍受。前行约一公里,右手边出现一个遍布简易房屋的山谷。这些简易房屋都是养猪场,有村民正在喂猪。每走过一个养猪场,都会有一间房屋,屋内外堆着各种可燃性废弃物。喂猪人忙碌不停,猪叫声不绝于耳。再往前走,就是城南生活垃圾填埋场。该垃圾填埋场没有围墙,村民们可自由出入。

  一养猪户介绍,养猪的最大投资就是饲料,由于这里的猪场主要以垃圾为原料来喂猪,不用花多少钱,所以大家都想多占地扩大养猪场,但受空间限制已无法扩大规模了。

  父子“挖料”喂30头猪

  记者来到时,27岁的莫林(化名)正从溪中取水,他的衣服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莫林和父母在此建了一个养猪场,原本可以圈养50头猪的猪场,因为近期生猪售价大跌,目前只有30头。

  每天上午7时多,莫林和父亲像赶圩一样奔向垃圾填埋场,此时其他养猪户们也拿着塑料袋纷纷赶来。他说:“每晚,会有很多垃圾被运到这里。谁先到,谁就可以挖到更多的喂猪料,可以早回家。”一般情况下,他和父亲要在垃圾场忙到下午2时左右,挖四五袋喂猪料才能回家,因为30头猪一天至少要吃四袋这种料。

  回到家,父亲和母亲打扫猪舍,莫林要踏三轮车到一公里外的溪边取水,回家将垃圾煮熟喂猪。“从溪边取水不用钱,一年可节省不少水费”。

  据介绍,如果只喂垃圾,一头小猪要8个月到9个月长大出栏,如果每天再喂一次猪饲料,7个月即可出栏。莫林说,养猪喂垃圾至少可以节省三分之二的饲料费,甚至更多。近日,由于生猪价格暴跌,依靠喂饲料养猪的人都亏本,可他们不会亏。养殖户们称,这是因为他们每半年向垃圾场交700元费用后,省下了不少饲料钱。

  和其他养猪户一样,莫林家没有雇人,靠自己几个人打理猪场。在这里养猪虽然赚钱,但很辛苦,“整天都忙碌在垃圾场里”。由于养殖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有限,这里的猪很容易遇到疫情,风险比较大。一旦遇到疫情,其他养殖户也会受牵连。

  在这些村落里,少数养猪户每晚还骑着三轮车到市区的饮食场所收泔水,然后加热喂猪。

  捡拾垃圾喂猪是否有人来查过呢?莫林说,他在这里养了两年的“垃圾猪”,从未有人管过。

  “垃圾猪肉”上了谁家餐桌?

  这些“垃圾猪”流向何方?

  一养猪户介绍,有一帮猪贩经常来到这里,四处寻找成猪。她说:“猪贩懂我家的猪是吃垃圾长大的,每千克的收购价总是少给三四角钱。”问及猪的流向,该养殖户说,生猪紧张时,南宁市内外的价格相差不大,“垃圾猪”多流向南宁市场;生猪供大于求时,“垃圾猪”多被猪贩卖到市外,这样可以多赚一些钱。

  在养猪户的帮助下,记者联系上一名曾到此收购“垃圾猪”的猪贩。对方称,“垃圾猪”无法办理检验检疫合格证,因此无法进入正规的屠宰场宰杀,也不便长途运输。他当时收的那车猪被拉到了大沙田一个民房里宰杀,具体地点不记得了。关于肉的具体流向,他也不知道。他说:“贩运‘垃圾猪’虽然利润高,但是很缺德,我早就洗手不干了。”

  南宁市屠宰场一名工作人员介绍,生猪进入他们场宰杀,必须具备三证:运猪车辆的消毒证、生猪检验检疫合格证和免疫耳标,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无法获得检验检疫合格证的“垃圾猪”绝不可能流入正规屠宰场。

  6月11日上午,记者将垃圾喂猪一事反映到南宁市水产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说他们是第一次听说此事,会立即联系有关执法人员对这些“垃圾猪”进行处理。为了让市民吃上放心肉,相关执法部门将严厉查处饲养和贩卖“垃圾猪”的人,确保“垃圾猪”不上餐桌,不入人体。该工作人员说:“按规定,这些猪将被销毁。”

  垃圾填埋场旁遍布养猪场

  “垃圾猪”流向南宁市场

  《将严查饲养和贩卖“垃圾猪”现象》一文见报后,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他们积极行动起来,对南宁市城南垃圾场周围的养猪户进行统计,决定对当地的生猪进行封存。经有关部门检验检疫后,根据检验结果确定生猪去向。

  6月18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城南垃圾处理厂附近的养猪场,发现有的养猪户仍像往常一样在垃圾场捡拾垃圾,喂猪的饲料里仍然掺和着垃圾或泔水。一名此前接受记者采访的养猪户说:“你来也没用,我们就这么做了,而且做了好多年。”

  记者此前采访的一名养猪户有4个木头围成的猪栏,猪栏里养满了猪,一栏是待售的大猪,一栏是刚刚存栏的小猪,另外两栏的猪有百斤左右。到18日,这栏大猪已经不见踪影。记者试图向养猪户询问猪的去向时,他连催记者“快走,快走”。

  据了解,这些养猪户大多来自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村。记者随后来到新村村委会欲采访村委书记玉治云。但他没在村委会,记者拨通他的电话,对方称不懂此事,让记者去找镇里或城区。

  当日,据南宁市良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黄一正介绍,6月13日“垃圾猪”一文见报后,他们立即联合相关部门对城南垃圾处理厂附近的养猪户逐一进行清点,发现当地有74名养猪户,饲养着2800多头生猪,其中9户用从垃圾场捡来的垃圾掺和饲料喂养270多头猪,剩余养猪户均用从城市宾馆、酒店或粉店等饮食场所收回的泔水掺和饲料喂猪。

  为了确保“垃圾猪”不上餐桌,良庆区动物卫生监督所将联合相关部门,对那里的猪进行登记造册,封存28天,经过动物检验检疫部门检验后,合格的方可流入市场,不合格的将作销毁处理。黄一正说:“封存期间,我们将派人实地看守,一旦发现有人销售生猪,将采取制止措施。此外,登记造册的养猪户如果擅自销售生猪,我们将给予严肃处理。”相关的封存工作,将从18日下午3时开始。

  用垃圾喂猪是违法的,那么用泔水喂猪呢?自治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相关人员表示,现在已经不提倡用泔水喂猪,因为泔水若高温处理不彻底,会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禽畜发病,且有重金属残留的风险。

  黄一正说,城南垃圾出处理厂周围有65名养猪户用泔水掺和资料喂猪,他们中约有一半人使用锅炉对泔水进行高温处理,其余养猪户使用普通锅加热泔水,应该达不到高温处理的条件。

  城南垃圾处理厂的管理部门称,去年,他们发现有养猪户捡拾垃圾喂猪但无法管理时,曾向良庆区相关部门反映,但是一直未见处理。对此,黄一正则说,他们从未收到过相关信息。与此同时,良庆区水产畜牧兽医局一副局长说,此事关系到多个部门,且养猪规模大,仅他们一个部门很难处理。

  市民蒋先生认为,要想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有关部门就应该彻底清理掉垃圾场周围的养猪户,原因是有人管了养猪户喂饲料,没人管养猪户喂垃圾或未经高温处理的泔水。蒋先生抱怨道:“那里的养猪户少时,有关部门不去处理,如今多了不好处理了,却称执法困难。”南国早报记者 姜锋

  ■相关链接 食用“垃圾猪肉”危害大

  据专家介绍,垃圾中的腐败物等含有大量的原病体、病毒、寄生虫及虫卵,被猪食用后,一方面对猪体不利,易引起多种疾病;同时病源易在猪肉中存留,而这样的猪肉被人食用后,也容易引发多种流行病。屠宰后的“垃圾猪”从表面上看与科学饲养的肉猪很难区别开来,但“垃圾猪”肉中含有很高的铅、汞、铁等微量重金属元素和多种有害成分。这种猪肉如果进入市场,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

  因此,《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四十三条第二款和第三款明确规定:从事畜禽养殖,不得使用未经高温处理的餐馆、食堂的泔水饲喂家畜;不得在垃圾场或者使用垃圾场中的物质饲养畜禽。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