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避免游资对养猪业所造成的伤害,政府近两年有意减少对养猪业的补贴数额。
王晓悦认为,一旦政府重新加大补贴力度,那么游资也会难以避免地卷土重来,这可能会重蹈覆辙。这一次大涨也就意味着离下一轮下跌已经不远。
两难的调控
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认为,生猪和猪肉市场作为一个完全竞争性市场,猪肉价格依靠市场来调节可能是更好的途径。政府的调控政策虽然出于好意,但由于加快了猪肉市场涨跌的周期,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中央政府的猪价调控也是经历了一个权衡利弊的过程。这一轮猪肉价格飞速上涨是从4月20日左右开始的,到6月中旬,多地生猪价格突破10元的历史高位。面对高涨的猪价,商务部曾明确表示猪肉价格将主要依靠市场来调节,政府不会干预。
养殖户(场)对于政府不干预猪价的政策持欢迎态度,但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已经到了强弩之末,迫切需要政府出手相救。更关键的是,猪肉价格高涨已经影响到城市中低收入者的生活,猪肉从一个经济问题变为了民生问题。 王晓悦表示,这一轮调控措施出台之后,大型规模化养殖场肯定会加大补栏量,尤其是母猪的存栏量,在当前银根紧缩的情况下,能繁母猪补贴对他们非常有吸引力,这对恢复存栏量很有帮助。
但对于经历上一轮暴涨暴跌的散户来说,宏观调控的政策可能会让他们看跌猪肉价格,从而进一步推迟或是干脆放弃补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