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网易CEO丁磊在广东省两会上宣布养猪,立时引起业内业外巨大轰动。终于今年3月,丁磊的养猪场定在了浙江安吉,猪究竟养得怎么样,暂时还不得而知。
不过,重庆有位老板汪兴平,养的猪已经走上了大家的餐桌。他养的猪,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从出生到出栏,都过得很愉快。
他的养猪场设在铜梁,半山坡上,水塘环绕,绿树成阴。他是这里的村民,土生土长的当地人。
初中都没毕业,猪场老板汪兴平就去外地打工了。担石子不到一个月,太辛苦。他又回家读技校,学木匠,毕业之后就去南方打工,一干就是8年。1995年,他和老婆一起回家创业,把家里人的房子改成了面粉厂。刚开始效益还不错,一年能挣个几十万。
1997年,因为面粉厂产生大量的麸皮,不好处理,汪兴平才想起养猪。第一次养了50头。面粉厂规模不断扩大,猪也跟着每年增加存栏数量,2000年开始赢利,赚了5万,第二年就赚了7万。他觉得养猪有“搞头”,这才决定大规模地养。
猪圈是4层楼,最下面是沼气池。当地谁也没听说过猪住楼房,他家的猪和饲料上上下下都用吊篮。
“太空猪”有点伤不起
养猪不担心市场,担心疫病。汪兴平说,最开始养猪,猪舍每天消毒,搞得猪舍比手术室还干净,像安在太空上一样,“完全是太空猪”。汪兴平说,消毒让猪生存的环境,完全与外界隔绝,结果还是出问题,一点细菌进去,猪就生病。“里面做得再好,外面始终没法控制。”
另外就是饲料,他发现外面买的饲料,猪吃了看着挺肥,但是身体差,生下来的小猪没有抵抗力,不是病就是死胎,一头母猪,从怀孕到生崽,4个月,如果小猪成活率低,这几个月等于白干了。
大猪吃中药 小猪练跑步
一次偶遇荣昌畜牧学院的一群专家,有搞畜牧的,还有搞中药材的。汪兴平提了个想法:能不能把中药加在猪饲料里?
专家心里也没底,说试试搞了个配方,在猪饲料里面添加山楂、陈皮给猪开胃,还有当归、党参给猪补身子。果然,这样补过身体的大猪,生下的小猪个个强壮,很少得病。
这让人想起了金庸小说《鹿鼎记》里面的“花雕猪”,话说此猪名贵无比,“选了良种肉猪,断乳之后,就喂茯苓、党参、枸杞子等补药,饲料除了补药之外便只鸡蛋一味,渴了便给喝花雕酒。”
不知道这样的猪肉,吃到嘴里是个什么味道。不过汪兴平的猪肉确有不同,瘦肉纹理清晰,烹熟吃到嘴里,肉汁香滑四溢。他的猪肉都是自家屠宰场处理,然后分销各地,也有销往主城的,并无特别标签,价钱也是一样的,说不定哪天,您的餐桌上就在吃着这种猪肉。
每个猪舍周围都有一圈水泥跑道,那是专门给猪准备的。每天早晨,工作人员会把猪赶出来跑几圈,锻炼身体。另外猪舍设计也很“坏”,食槽和水槽分别在猪圈两头,相隔至少有10米,猪吃食喝水,都得颠颠儿地两头跑,想不动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