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建玲:“老俩口买点猪死了,没人管。”
老人为此痛心疾首。
宁安市南岗镇新农村农民赵国富:“贷款买的猪,贷款,是说猪死了,贷款你搁什么还吧!”
韩建玲觉察出了商机,如果给老人送去10头种猪的话,成本加起来也就是1万多元钱,在电视台打个广告还要好几万元呢!他决定送给老人10头种猪,投石问路。
这次送猪的效果正在他的预料之中。
赵国富:“给送了10头猪,我一说都不信,都来参观来了。”
赵老人非常感动,积极向被吸引、前来参观的村民,推荐韩建玲的母猪,正好这个村是个生猪养殖专业村,当时也没有购买种猪的渠道,很快,200多户农民到韩建玲种猪场引种,正好达到了韩建玲的目的。
韩建玲:“这个村是个养猪村,所以都看到这个猪的品种特别好,所以这一下子,把我在宁安市这一块,把我种猪的销路就打开了。”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韩建玲的种猪销售到宁安、绥芬河等5个县市,4000头种猪三个月时间就销售一空,收入1千多万元,还清了债务,重新买了轿车。2005年一开春,他便把母猪数量增加到2000头,另外发展到出售仔猪和肉猪。
韩建玲:“种猪一头卖2600-2700多块钱,那个育肥猪呢1200-1300块钱一头。”
生猪经纪人朱爱荣:“那辆车装满了,这辆车还空着呢,少装点儿也行啊。”
养猪场上了规模,猪成批量销售,不仅自身效益提高,销售商也省力省时,增加收入,围绕在他身边的生猪经纪人也逐渐多了起来。
生猪经纪人朱爱荣:“听说惠民猪场商品猪质量好,然后我们夫妻俩亲自找上门,就跟他签订了协议。”
记者:“多少协议?”
朱爱荣:“签订了1.2万头,每年。只能多不能少。”
记者:“这些猪都是销到哪里去?”
朱爱荣的丈夫亓长山:“基本上吉林省,有时候进京,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