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检验是肉品卫生质量检验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不同的疫病对淋巴结、内脏的侵害程度也有所不同。因此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其不同的皮肤、淋巴结以及内脏器官所表现出的“指针性病变”。正确掌握生猪内脏的病理变化特征对于我们准确判定疫病类型和危害程度以及能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通常我们对生猪内脏的检验是在开膛后于胴体同步进行,主要通过感官检查(观察色泽、形态、大小是否正常;触检其弹性、形状的变化)和剖检实质器官,有针对性地结合各种传染病的“指针性病变”进行诊断与处理。
一、胃、肠、脾的病理变化及相关疾病的判定
(一)胃、肠、脾的检查
一般在开膛后,把胃肠拉出腹腔外进行检查。
1首先视检其外形、色泽有无变化。主要视检胃肠黏膜及肠系膜有无出血、水肿、坏死及溃疡等病变。再观察肠系膜上有无细颈囊尾蚴寄生。。
7脾脏畸形肿大3-5倍,且易发生破裂,脾髓呈黑色焦油状,应怀疑为急性炭疽。
8脾脏的边缘有畸形或三角形梗死,应怀疑为慢性猪丹毒病。
9若脾脏以充血而显着肿大,呈樱桃红色,则应怀疑为猪丹毒。
二、心、肝、肺的病理变化及相关疾病的判定
(一)心、肝、肺的检查
1心脏检查
一般情况下先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心包及心包液有无变化;注意心脏的形态、大小及表面性状变化、心外膜有无炎性渗出物,纤维化;有无创伤,有无囊尾蚴寄生。当怀疑为慢性猪丹毒或某些疾病时,应切开心脏检查(用检验钩钩住心脏左纵沟,在与左纵沟平行的心脏后缘,两个房室分界处,纵剖心脏)。观察心脏有无囊虫寄生,心内膜有无出血,心瓣膜有无菜花样赘生物。特别要注意二尖瓣的变化。
2肝脏的检查
先从外观检查肝脏的形态、大小、颜色(注意肝是否肿大、萎缩、硬变、脂变、黄变等)检查胆管注意有无结石和寄生虫。必要时切开左右肝叶,观察切面颜色,有无隆起,小叶性状(寄生虫结节和结核病钙化硬灶),并剖开胆囊观察胆汁色泽、粘稠度等。最后剖检肝门淋巴结,了解十二指肠被感染。
3肺脏的检查
先外观检查其色泽、形态大小、表面是否充血、气肿、有无化脓灶,然后触检其弹性,注意有无结节和硬块等。必要时剖开肺的病变部位,观察肺组织的各种性状,看有无炎症及结核、寄生虫等,并结合剖检支气管淋巴结,了解肺、气管、食道的被感染状况。
(二)相关疾病的判定
1心内膜有炎症,二尖瓣发现菜花样赘生物,这是慢性猪丹毒的特征性病变。
2发现有心肌炎,心肌脆软,且切面呈不均匀灰白色或淡黄色斑点与条纹,俗称“虎斑心”。则是恶性。
2发现肾脏充血、肿大,呈棕红色,俗称“大红肾”时,则是猪丹毒的具体表现。
总之,在日常肉品检验过程中,只要熟练掌握上述要点,并结合生猪宰前检疫,以及胴体、皮肤、淋巴结在各种疾病时呈现的特征性病变。那么就能迅速而准确地对检疫结果做出定性与处理。从而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