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存栏数超过了世界总存栏量的一半,肉猪出栏量和猪肉产量基本占到世界总量的50%。2006年,猪肉产量达51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49%。我国有十大生猪主产区,而这些地区的生猪出栏总数占全国出栏总数的一半以上。这十大生猪主产区为四川、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广东、湖北、广西、江苏及安徽。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分析(2006年度数据),在养猪大省的格局中,第一集团四川、湖南、河南三省以超5000多万头的年出栏量遥遥领先;第二集团山东、河北、广东、广西、湖北年出栏3000多万头,增势强劲;江苏、安徽等省则年出栏2000多万头。据国家兽医局畜牧业司提供的资料,2006年全国生猪出栏总量为6.8亿头。
四川全国生猪出栏最多的省份,2006年出栏生猪出栏9400多万头。四川除了年出栏猪头数位居第一外,还有年存栏猪头数、猪肉总产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均为全国第一,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养猪大省。该省的成都、资阳、遂宁、乐山等地都是生猪生产重地。四川生猪养殖的特点是:千家万户分散养殖,农户商品意识淡漠,一年养殖两三头猪,养过年猪。近些年,四川养猪户在规模上有所变化,发展适度规模(年出栏50头)的农户开始增加。
湖南2006年湖南生猪出栏数为7965万头,排名第二实属必然。另外,湖南人均生猪出栏量及外销量位居全国第一,全国养猪百强县湖南占14个,是港澳活大猪的主要供应者,湖南的生猪65%在本地消费,其余均跨省供给,活大猪、冷鲜肉、中仔猪等产品销往广东、上海、香港、澳门等地,长期以来湖南养猪业发展水平(出栏率)领先于全国其它省区。
河南2006年河南生猪出栏数为5958万头,居全国第三位。该省一个明显特点就是生猪加工业发展势头很猛,不仅双汇、众品等一大批知名品牌企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态势,而且一批新的生猪加工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成为食品工业重要的增长点。同时,全省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已经形成,生产水平明显提高,生猪外销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山东是传统的畜牧大省,2006年山东生猪出栏数为5100万头,排名第四。不过,有统计表明,山东年出栏100头生猪以上的仅占总出栏量33.5%,更多的生猪数量来自小规模饲养场/户,所以市场因素波动很容易影响存栏猪数。山东生猪外销的主要市场是上海、广东、海南,今年销往这些市场的生猪数量有所减少,而省内市场还被东北来的生猪抢占了一部分。因此,近年山东生猪存栏量有所减少。
河北2006年河北生猪出栏数为4727.94万头,比2005年增长5.3%,排名第五。目前,河北生猪生产仍以散养为主,规模化饲养程度较低,年出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出栏生猪占全省总出栏量的40.2%。河北养猪业正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的关键时期。
广东2006年广东肉猪出栏数为3635万头,排名第六。较2005年增长5.3%,养猪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庭院式养猪正逐步减少,该省养殖母猪在50头以上的养殖户约有8万多户,万头以上猪场210个,整体而言广东养猪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广东是最大的猪肉消费市场,主要外调省份为广西、湖南、河南、云南、湖北。
广西2006年广西生猪出栏数为3428万头,排名第七。广西是一个调出大省,主要调往广东、海南等省,并部分供给港澳。近年来,每年仅调往广东的生猪就超过1000万头。广西以前的排名比广东靠前,年近来,由于产业格局调整,生猪出栏量有所下降。
湖北2006年湖北生猪出栏数为3412万头,跟广西差不多,排名第八。湖北也是生猪主产区,但近年出栏数量有所下降。 湖北武汉地区的养猪规模化程度较高,品种改良工作处于全国前列。
江苏江苏是我国的生猪生产大省,也是猪肉的消费大省。2006年江苏生猪出栏数为2977万头,年末栏存1827万头,排名第九。江苏还是全国重要的猪肉品牌大省,在中国15个猪肉品牌中,江苏就有雨润、苏食、今天3个品牌入选,是全国入选品牌最多的省份。
安徽2006年安徽生猪出栏数为2843万头,排名第十。安徽一直是全国十大生猪主产省之一,被列入全国生猪优势区域布局,当年猪肉产量235.8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60%。但近年生猪生产发展速度减缓。为此,安徽指定计划到2010年,年均递增10%。
2006年,中国肉类总产量达8051万吨,其中猪肉5197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52%,比第二至第十名的总和还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