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月的行情还算不错。”说这话的是家住河北省定兴县通高庄村的陈树中,现在,他已是村里为数不多的如何?国庆长假后,记者又来到京郊某规模化养猪场。场长老沈介绍,这个养猪场长年维持存栏约3000头,今年八九月出栏的生猪赶上了好行情,每头纯利约600元。我国生猪生产已整体进入高成本阶段,是个微利行业。如他们猪场,一个普通饲养员月工资在2000元,平均一头100公斤生猪的饲养成本约1230元,涨幅均在20%以上,“去年行情一般,辛劳一年,效益很低。好在今年夏天开始涨了。”
老沈认为,随着政府加强物价调控措施的落实,新年元旦春节的临近,后两三个月的猪肉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化。这样,养猪场今年的利润会是往年的几倍。“大赚一笔”,老沈说到这里很开心。陈树中也很高兴,5月份后生猪收购价几天一涨,现在快涨到每斤10元了。可他不能多养,“谁知道饲料价、收购价怎么变。说到底,养猪钱能挣多久,心里没谱。那些养猪大户不回村重操旧业,其实也这样想。”
对于物价的波动,我们习惯于站在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反映呼声。如果不从根本上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为他们提供优良的服务,那么,倒掉的猪圈还会越来越多,生猪养殖的波动还会延续,猪肉价格也就难以稳定,也就会“肉贵伤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