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保健养猪网 您可以 登录 本站浏览更多内容
绿叶公司规模猪场VIP活动专区 135高效保健养猪技术

玉米托市政策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2008-11-12 11:00:39来源:饲料原料作者:浏览:次 分享:

  上周国家托市收购政策正式出台:中央储备粮将在东北收购玉米500万吨,其中吉林省180万吨,黑龙江130万吨,辽宁90万吨,内蒙古100万吨。收购价为平均0.75元/市斤,也就是1500元/吨。此消息一出,市场一片哗然,政策和市场的第一轮“较量”正式拉开帷幕。

  托市政策增加了贸易商收粮难度

  从时间来看,今年的秋粮托市政策出台比去年早了近5个月。目前各地新粮还没有规模性上市,农发行贷款还没有落实,各大贸易商也都还没有开始大规模入市收购,国家为什么这么早出台托市政策?十七届三中全会刚刚提出要让农民增收,而会议之后首逢的农业大事就是秋粮的收购,今年由于养殖业的持续不景气以及深加工企业的限产停产,压制了市场对玉米的需求量,往年青黄不接的局面今年没有出现,目前市场上新粮陆续上市而陈粮还没有消耗尽,导致玉米供应量明显增大。为了避免“粮贱伤农”情况的出现,国家提前“为市场定价”,在贸易商出手之前先把价格扛起来,意在强制贸易商抬高玉米收购价格。

  托市意在保护农民利益

  去年由于惜售导致后期粮食囤在手里卖不出去,今年农民表示只要价格合理就会卖粮。今年是玉米市场连续五年大丰收,预计今年全国玉米产量为1.54亿吨,高于去年的1.47亿吨。今年由于各项原料及人力成本的上涨导致玉米成本增加,据中国玉米网在东北、华北考察了解,辽宁地区玉米成本每亩增加50元,吉林地区成本每亩增加20-30元,内蒙古地区成本增加近50%,河北、山东等地成本增加约300元/亩。增长的成本由丰产的部分抵消,所以今年玉米价格开秤后很可能出现低走或者平走的局面,国家这个时侯出台政策也意在力挺一下各地的开秤价格。

  市场对政府托市并不买账

  21日托市消息出来之后玉米有过短期的小幅上涨,但是在没有强有力的需求的支撑下又旋即步入下行通道。相对于期货市场的强烈反应,各大企业反应平平,饲料厂补库依旧不积极。据中国玉米网近期数据显示,目前各地饲料企业都在尽量压低库存,相关采购人员均表示不看好后市,认为玉米下行空间很大。国内像海大、新希望这种大型饲料厂库存均维持在1个月左右,而平时这些企业库存一般都会做到1到2个月,山东潍坊地区部分中小型饲料厂也表示尽量压低库存,保持一周到10天左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也没有要提高的表示,甚至吉林赛力事达近期还把开秤时期的1460元/吨调低至1400元/吨,大成挂出的1400元/吨的收购价格也没有调整。

  托市政策会导致养殖成本增加

  目前市场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根据年初的预计,今年的玉米市场应该处于紧平衡的状态,然而由于养殖业持续低迷,没有达到预期的恢复程度,所以今年玉米市场很可能出现供略大于求的局面。而目前国际经济衰退,走出口路线行不通,在这种情况下玉米价格很难找到上涨的理由。为了保护种植户的利益,不打消他们种粮的积极性,国家势必会在政策上不断扶持,然而这样一来,饲料、养殖行业就会面临一个长期的高成本的压力,这也将进一步促进我国养殖规模化的进程。随着散养户的逐渐退市,规模化养殖逐渐占领市场,农民在市场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有一个彻底的转变――由蛋白的提供者变为蛋白消费者。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我国要想独善其身,唯有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我国有8亿多农民,这虽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但是由于长期收入较低,农民消费市场迟迟没有启动起来,这次国家为了进一步扩大内需首先会采取各种手段提高农民收入,让农民成为消费市场的一份子,让农民由“养猪-卖肉-赚钱”向“种植-赚钱-买肉”的形式转变。

  托市政策在后期市场中作用会越来越大

  这次托市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引起市场多大反响,没有强有力的需求做支撑,随着新玉米的不断上市,后期玉米价格仍将不断下跌。如果把这次政策的出台看成是政策和市场进行的第一次较量的话,看来是政策不敌市场供需。然而,在新粮还没有大量上市的时候,这次政策的出台只是小试牛刀而已,后期市场会有陆续的托市政策的出现,会有第二、第三回合的“较量”,因为十七届三中全会中国家已经郑重承诺要把农村工作放在重中之重,要把提高农民收入作为工作重点来抓。今年的玉米市场将是政策市场,政策调控在今年的市场中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如您养猪遇到问题,点击给我们留言!

Tags:玉米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来自网络,如本站转载的内容禁止转载或者设计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情况后进行删除!
投稿】【收藏】 【关闭】 【返回顶部
图片新闻
猪保健品在线购买
文章排行
相关文章
推荐文章
养猪资料下载
养猪视频
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