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初以来,东北产区降雨量明显少于历年同期,干旱的范围逐渐扩大,对本年度玉米产量乐观的预测蒙上一层阴影,导致近期玉米价格大幅上涨。暴发性的行情有资金炒作相伴。原材料涨幅过大本身就是吉林玉米深加工企业所面临的严重问题。若玉米减产事实一旦发生,能否影响到国内玉米产业,继而打破政策调控秩序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我国玉米90%以上的产量都用作饲料和工业原料,产业链长,涉及面广。近期玉米淀粉价格走高,饲用需求逐步恢复。畜牧业和工业玉米消费都进入了一个稳定增长时期。并且国内玉米价格走势一直受政策的影响较大,玉米连续五年的丰产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保证,也是丰富宏观调控手段的保证。市场供应若出现问题,犹如大厦的根基遭到毁坏。产区出现干旱,产量受到威胁,市场资金抓住供应可能出现问题进行炒作。玉米期货于2004年9月登陆大连商品交易所,在这期间正好是国内的五年丰产,几乎没有受干旱影响导致价格上涨的历史行情可以借鉴。市场中出现了恐慌,是对玉米产量担忧的恐慌,是对供需平衡可能被打破的恐慌,甚至是对产业布局可能受到影响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