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面上看,国内玉米市场相对稳定,港口玉米价格稳中回升,且政策面继续保持利好,市场对托市收储存在预期,这为玉米价格提供了底部支持。但关内部分地区因新玉米上市量增大,价格呈现出回落的趋势。因此,短期玉米面临上行动能受限,下行受到支撑的局面,料将继续维持震荡格局。
国际市场上,据气象机构表示,本周三左右开始的降雨将会中断美国玉米和大豆收获工作,从而导致收获进一步推迟。据气象专家们称,从10月19日到周三期间,玉米种植带大部分地区的农户可以放心下田收获农作物,因为天气温热干燥。周二玉米种植带大部分地区依然干燥,不过最西部以及西北部地区可能于周二夜间出现降雨。而周三降雨活动将向东部地区逐渐转移,尽管密西西河东部地区要到周四才会下雨;尤其在东部玉米种植带,降雨可能会持续到周六。因此,气象专家指出,降雨将再度中断中西部地区的玉米收获工作。
国内方面,据中华粮网最新发布的2009年三季度供需平衡表显示:主要受国家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影响,2004~2008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连续五年增产。2009年,国家继续增加支农惠农投入,努力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综合有关部门数据,预计2009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6.20亿亩,较上年增加1800万亩,增幅1.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我国夏粮产量2467亿斤,同比增产52亿斤。秋粮方面,东北部分地区先后遭遇了低温、干旱等自然灾害,产量会受到一定影响,黄淮、南方局部地区也受到干旱等天气影响;但全国秋粮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黄淮海地区、南方、西北秋粮长势总体较好,仍有望丰收。预计2009年全国粮食产量10500亿斤,较上年减少74亿斤,减幅0.7%。
而需求方面,由于粮食消费具有刚性,受实体经济发展放缓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二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发展增速在加快,养殖业和工业用粮也在逐步回升。从全年看,预计2009年国内粮食消费量仍较上年略有增长。预计2009年国内粮食消费量10830亿斤,比上年增加40亿斤,增幅3.7‰。随着连年丰收,国内粮食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供求缺口进一步减小,其中包括玉米在内的主要口粮供应已做到完全自给。
现货市场上,受美国玉米近期持续反弹提振,19日美国美湾11月交货的美国2号黄玉米FOB价格为182.4美元/吨,合人民币1245元/吨;到中国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1954元/吨,比前一日涨44元/吨,比去年同期涨158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