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猪价上涨幅度加大,尤其东北地区领涨全国,猪价迅速逼近16元,华中地区出现生猪北调现象,北方生猪市场较活跃。天气炎热,终端需求不振,预计近期快涨不会长期持续。全国猪价上涨幅度加大。黑龙江7.7-7.8元/斤。浙江持平于7.7-7.9元/斤。天津在7.9-8.1元/斤。河北主流价漲至 7.7-7.9元/斤。河南在7.5-7.7元/斤,山东主流价7.9-8元/斤。广东7.7-7.9元/斤,福建福州、漳州7.5-7.7元/斤。
夏季本是猪肉的消费淡季,但每年都会逆市涨价,就是因为冬季产床上的奶猪死亡太多,打破供应平衡导致,而这批猪的出栏时间一般出现在每年的7月份左右,7月夏季看涨是中国猪市的特色,很多养殖户在考虑这个点出栏,是有理论依据的;但是,请必须明白一点,冬季仔猪死亡是阶段性的。
所以,相对于7、8月份,9、10月份猪市的走势不存在连续性,肥猪数量是突然增加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了6、7月份猪源数量突然减少,却看不到后期突然增加,这就是历年国庆节后猪价下跌的主要原因。
8月份开始东北市场猪源开始恢复,如果猪价一直再涨,那就是压栏的作用,不会是猪源缺乏。而南方大致在8月底也会陆续得到回复,因此8月份开始就要特别关注猪市变化。由于9月份集合了中秋国庆两大节日,可能集中出栏,会出现在9月份。可能的情形时,国庆节前最高价出现在9月份,其震荡回调也会出现在9月份。
近年来,由于生猪产业盲目扩张,加之消费环境变化,导致市场行情持续低迷,使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年当中猪肉价格“两头高、中间低”的市场格局被打破,“猪周期”出现了新特点。
去冬至今年春节期间,本是一年中生猪和猪肉的消费旺季,但市场表现却是不涨反跌;3月份是消费淡季,价格却触底反弹;4月份一直维持震荡上扬态势;“五一”过后,猪价不但没有回落,反而加速上涨;进入6月份后,全国活猪、仔猪、猪肉价格更是“全线飘红”。
业内人士表示,近期猪价触底反弹,逆势上扬,预示着这轮“猪周期”结束,正式步入新一轮上行通道。
经过长达三年之久的生猪行情低迷期,现在全国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创历史新低,生猪供应量趋紧是此轮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此外,环保压力加大,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户惜售,部分地区出现“收猪难”,导致局部地区猪价强势上涨,从而带动猪价整体快速反弹。
去产能化充分,猪肉供应下降。有数据显示,今年1-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同比减少7.7%,其中3、4月份屠宰量同比减幅均在19%以上,供应量明显下降。
生产成本提高,支持猪价继续反弹。目前,生猪生产成本中,仔猪价格上涨。受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影响,今年仔猪价格连续回升,最终带动生猪价格回升。
目前从整个猪市场行情来看,生猪、仔猪和猪肉价格全面上涨,现在的猪价格较去年高涨了不少,此外,由于当前能繁母猪下降,仔猪补栏不足,后期育肥猪供应趋紧局面将更为明显,因此,今年后市猪价上行趋势已逐渐明朗化。
本周国内玉米现货价为2446元/吨,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2%;小麦现货价为2369元/吨,环比下跌0.1%,同比下跌2.5%;豆粕现货价为2625元/吨,环比下跌1.1%,同比下跌32.5%。全国外三元猪粮比前一日6.36:1,今日6.37:1,与昨日相比微幅上调。
今年“猪价上涨”将成为主基调,2015年养猪户终于迎来了盈利年。
2015年是近年来的猪市高峰期,猪价格步步走高,猪市现状加快了猪价格的上涨步伐,为今年猪价破8奔9奠定了基础。
虽然猪价上涨,但目前市场上走货仍显暗淡,后半年部分地区或将重新进入震荡调整阶段,估计今年6、7月份猪价上涨幅度较大,8、9月份也持续上涨,但上涨幅度会有所趋缓。今年第二、三季度猪价格会继续上涨,第四季度猪价暂时涨跌难测,望养殖户切勿盲目补栏、压栏。